隨著經濟的發展,利用簽訂合同詐騙錢財的案件愈演愈烈。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一)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第23l條之規定: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等罪,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依法進行相關處罰,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本罪是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發生的,主體是合同的當事人一方,無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單位,均可成為合同詐騙罪的主體。
(二)犯罪主觀要件
只能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行為人主觀上沒有詐騙故意,只是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債務無法償還的,不能以合同詐騙論處。。行為人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為人意圖本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圖為單位或第三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
詐騙故意產生的時間,既可能是行為人實施行為的最初,也可能產生在其他合法行為進行的過程中。如簽訂合同之后,即行為人在簽訂合同的最初,并無騙取對方錢財的故意,但是,合同簽訂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如貨源、銷路、市場行情變化等,致使合同無法履行,從而產生詐騙的故意,行為人有歸還能力而不愿歸還已經到手的對方的錢財,并進而采取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等手段,欺騙對方,以達到侵吞對方錢財的目的。
(三)犯罪的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
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秩序。本罪侵犯的客體極為復雜,既侵犯了合同他方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秩序。合同詐騙是行為人以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欺詐的方法,隱瞞事實真像,騙取對方財物,直接破壞了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制度,嚴重打亂了國家對市場的管理秩序,它侵犯的對象是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誠實信用的市場經濟秩序和合同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因此,合同詐騙行為對于社會主義市場交易秩序和競爭秩序造成了極大的妨害。
(四)犯罪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且數額較大的行為。對于以簽訂合同的方法騙取財物的行為,認定行為人是否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關鍵在于查清行為人有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也就是說,行為人明知自己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者擔保,故意制造假象使與之簽訂合同的人產生錯覺,自愿地與行騙人簽訂合同,從而達到騙取財物的目的,這是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犯罪在客觀方面的主要特征。
具體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行為人根本不具備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認定行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應當以簽訂合同時行為人的資信或貨源清況作依據。要區別兩種情況:一種是行為人簽約時雖無實際履約能力,但簽約之前與他人有購買同一標的物的要約或合同,簽約后因原訂合同的一方毀約,致使后一個合同不能履行的,可視為有一定的合同履行能力;另一種是行為人簽約時根本沒有履約能力,僅僅是在簽約后才去與第三方簽訂相同內容的購銷合同,事實上又未兌現,這種情況就不能認定行為人具備履約能力。如果不看簽約時的實際履約能力,僅僅根據簽約后的履行表現來作判斷,很容易使犯罪分子蒙混過關。當然,還要注意區別根本無履行合同能力與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的界限,只有完全沒有履行合同能力的才能以詐騙罪論處。
采取欺騙手段。欺騙手段絕大多數是作為,而不可能是單純的不作為。欺騙手段表現為行為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虛構事實,是指行為人捏造不存在的事實,騙取被害人的信任。其表現形式主要是:假冒訂立合同必需的身份;盜竊、騙取、偽造、變造簽訂合同所必需的法律文件、文書、制造合法身份、履約能力的假象;虛構不存在的基本事實;虛構不存在的合同標的;等等。隱瞞事實真相是指行為人對被害人掩蓋客觀存在的基本事實,其表現形式主要是:隱瞞自己實際上不可能履行合同的事實,隱瞞自己不履行合同的犯罪意圖;隱瞞合同中自己有義務告知對方的其他事實。
使與之簽訂合同的人產生錯誤認識。這種錯誤認識是指對能夠引起處分財產的事實情況的錯誤認識,而不是泛指受騙者對案件的一切事實情況的錯誤認識,在合同詐騙犯罪中,受騙者的錯誤認識是由于行騙者的行騙行為所引起的,在時間順序上,欺騙在先,是受騙者產生錯誤認識的原因。受騙人產生錯誤認識在后,是欺騙的結果。如果他人錯誤認識在先,行為人利用他人的錯誤認識取得財物,只能作為民事糾紛而不能作為詐騙犯罪處理。如果行為人雖然采取了欺騙手段,他人認識上也存在錯誤,并基于這種錯誤認識錯誤地處分了財產,但欺騙手段與錯誤認識之間缺乏因果聯系,也不能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被騙人自愿地與行為人簽訂合同并履行合同…務,交付財物或者行為人(或第三人)直接非法占有他人因履約而交付的財物。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的問題。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此類事件不僅侵犯了他人財產權,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與經濟糾紛極難區分與識別。所以小編建議遇到此類糾紛的朋友最好是找律師咨詢一下,可以到律霸網站,讓專業的律師為您服務。
合同詐騙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合同詐騙和經濟合同糾紛有什么區別
合同詐騙罪怎么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疑公攤面積怎么辦
2021-01-30婚姻中的約定怎么樣才能有效力
2020-12-12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侵權責任侵權方會賠償多少
2021-03-04絕對控股的股東轉讓股權要通知他人嗎
2020-12-17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遵義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么處理?
2021-02-12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