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分別是我國刑法中的兩個罪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的區別有哪些?想要判斷這兩種罪行的區別,可以從集資的目的用途、經濟狀況、造成的后果、以及歸還的能力來判斷。下文為大家詳細的分析了四種區分方式,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犯罪的主觀故意不同,集資詐騙罪是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意圖永久非法占有社會不特定公眾的資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行為人只是臨時占用投資人的資金,行為人承諾而且也意圖還本付息。
1、從籌集資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生產經營,并且實際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資金也是用于生產經營,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個人揮霍,或者用于償還個人債務,或者用于單位或個人拆東墻補西墻,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從單位的經濟能力和經營狀況來看,如果單位有正常業務,經濟能力較強,在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時具有償還能力,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單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經資不抵債,沒有正常穩定的業務,則定集資詐騙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3、從造成的后果來看,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沒有歸還,造成投資人重大經濟損失,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經歸還,則定集資詐騙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4、從案發后的歸還能力看,如果案發后行為人具有歸還能力,并且積極籌集資金實際歸還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則具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如果案發后行為人沒有歸還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沒有實際歸還,則具有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
這兩者看似相似,然而其本質存在很大差異,而且對于處罰量刑也有很大區別。這兩種罪名最明顯的區別是犯罪者意圖不同,集資詐騙罪是采用欺詐的手段想要非法的永久的占有他人財產,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者是想要暫時的挪用他人財產,并非永久不歸還。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遇到家暴怎么辦
2021-03-03侵犯網絡著作權的行為有什么
2021-01-15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及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9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土地轉包期內乙方死亡繼承人可以繼承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