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雙方存在一些買賣或者其他關系時需要簽訂一份合同,避免出現一些糾紛,而在合同的簽訂中就要小心一些陷阱,以防一些合同詐騙的情況,有時候甚至也會存在一些個人的詐騙行為,那么詐騙罪與民事欺詐區別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
一、詐騙罪與民事欺詐區別是什么
本罪也往往同民事欺詐行為交織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顯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主觀目的不同。
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欺詐的內容與手段不同。
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根本不準備履行合同,或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擔保。合同的民事欺詐一般無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條款或內容為主,如隱瞞有瑕疵的合同標的物,或對合同標的物質量作虛假的說明和介紹等;而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是為了達到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目的,總是千方百計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等騙取受欺詐方的信任。
3、欺詐財物的數額不同。
4、欺詐侵犯的客體不同。
民事欺詐的客體是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欺詐方騙來的合同定金、預付款等,都是合同之債的表現物;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始終是物權的體現者。
5、欺詐的法律后果不同。
民事欺詐是無效的民事行為,當事人可使之無效。若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引起訴訟,則由民事欺詐方對其欺詐行為的后果承擔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而合同詐騙罪是嚴重觸犯刑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行為人對合同詐騙罪的法律后果要負擔雙重的法律責任,不但要負刑事責任,若給對方造成損失,還要負擔民事責任。
6、欺詐適用法律不同。
民事欺詐雖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處在一定的限度內,故仍由民法規范調整;而合同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財物為目的,觸犯刑律,應受到刑罰處罰,故由刑法規范調整。
二、合同詐騙罪如何量刑
合同詐騙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經濟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合同詐騙罪的對象是公私財物。
合同詐騙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兩者都存在詐騙的性質,但是在確認詐騙的客體和客觀等行為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會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而且兩者的量刑標準也有所不用,大家可以咨詢365律師來解決自己所遇到的情況。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破除合同詐騙罪
信用卡詐騙罪數額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楊勇軍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山東統河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原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司法辦主任,空軍優秀律師,中共黨員,曾任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濟南軍區空軍政治部司法辦主任,擔任多個機關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多次參與重大建設項目合同審查,在軍隊期間每年帶領法律骨干深入基層部隊開展法制教育,本人多次被空軍表彰為“優秀律師”,多次被市、區司法行政部門評為優秀律師,所領導的法律顧問處多次被空軍評為“先進法律顧問處”。已有十多年執業經歷,涉及民事、刑事、行政等各類案件,法律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曾在中國軍法、山東法制報、法制與社會、天涯論壇、今日頭條等多家報刊網絡發表文章。
有限合伙協議
2020-12-02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