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是存在一些偷奸耍滑的不法分子,通過一些非法行為對他人進行詐騙,騙得他人主動將自身財務交給不法分子的行為構成了詐騙罪,這是會受到法律的處罰的,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對詐騙罪的處分行為的理解與認定的內容。
一、詐騙罪的處分行為的理解與認定
一般情況下,盜竊罪與詐騙罪的區分是非常明顯的,當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背被害人的意愿,在財產占有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取得財產的,就是秘密竊取,應認定為盜竊罪。當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了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式,財產占有人基于錯誤認識而自愿交付財物,行為人取得財物的,應認定為詐騙罪。但是,隨著犯罪方法、犯罪手段的層出不窮,當行為人在犯罪過程中既表現為詐騙行為,同時還表現出秘密竊取行為時,就會給我們司法實踐帶來認定上困難和混淆,影響到對行為人準確的定罪處罰。此種情況下,區分盜竊罪與詐騙罪的最關鍵點在于行為人取得財物的關鍵方式,如果說,行為人取得財物的關鍵方式是被害人基于認識錯誤處分財產的行為,則應該認定為詐騙罪,如果說行為人取得財物的方式是秘密竊取行為,則應該認定為盜竊罪。因此這涉及到對受騙人處分行為的理解問題。
對于詐騙罪中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對財產的處分行為,我們不能作形式上的理解,認為被害人只要將財物交與行為人手中,就是詐騙罪中被害人處分財產的行為,例如,住店旅客為了得到賓館物品,假裝住店,乘賓館管理人員不注意,將所住賓館房間里的貴重物品拿走行為如何定性?如果作形式上的理解,我們就會認為賓館管理人員一旦將房間鑰匙交與旅客,就是將房間的所有物品交與旅客處分,屬于詐騙罪中的處分財產行為,那么,旅客的行為只能認定為詐騙罪。但是這與我國的司法實踐明顯不相符合,因為,從我國各地的刑事判例來看,對于這種行為都是作為了盜竊罪來處理。 筆者認為,詐騙罪中被害人導致財物的占有發生了終局性的移轉的處分行為應包括以下因素:
1、被害人由于認識錯誤客觀上已經將財產交與行為人;
2、被害人主觀上具有讓行為人獨自占有財物的意思;
3、行為人對被害人交付的財物具有自由支配的權利,從處分行為的構成條件看,“詐騙罪中的處分行為。意味著將財產轉移給行為人或第三者占有,即由行為人事實上支配財產。至于受騙人是否已經轉移給行為人占有,一方面要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判斷,認定受騙人是否已經將財產轉移給行為人進行事實上的支配或控制;另一方面,受騙人是否具有將財產轉移給行為人支配或控制的意思。而在盜竊罪中,被害人既沒有處分財物的意識,也沒有處分財物的行為。”
例如,行為人假裝購買手機,將手機卡插在手機中試機,在與他人通話過程中,一邊謊稱電話信號不好,一邊向店外邊走。走至店外邊后,趁機逃跑。雖然店主基于錯誤認識將手機交給了行為人,但是,這種交付并沒有排除店主對該手機的占有,行為人只能根據店主的意思對欲購買的手機進行查看和試機,而不能對其隨意支配。從社會觀念上看,手機的占有權仍然在店主,而沒有轉移給行為人,行為人的行為是一種秘密竊取的盜竊行為,應認定為盜竊罪。當然,如果行為人查看手機后,謊稱回家拿錢,從而取得店主同意將手機拿走的情況,因為店主交付手機行為排除了自己對手機的占有權,從而行為人取得了手機的自由支配權,那么,可以說,店主的交付財產行為就是詐騙罪中的一種處分行為,對此,行為人的行為應認定為詐騙罪。
上文主要對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情況舉例,對處分詐騙罪的行為作出了認定的解釋,一旦構成詐騙罪就會受到相應的法律刑事處罰,如有疑問可以咨詢365律師為你解答。
簽發空頭支票是否構成票據詐騙罪
保險詐騙罪的數額標準是多少
詐騙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再次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本
2021-01-08網上轉賬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1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后讓與擔保是否屬于抵押權
2021-03-26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17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房產典當
2021-03-14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