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區分合同詐騙罪罪與非罪其實也是很重要的問題,畢竟合同詐騙行為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自然那是不能對行為人定罪處罰,而此時只能按照一般都民事糾紛作出處理。那法律中規定的合同詐騙的立案標準是什么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合同詐騙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七十七條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本罪既可以由個人實施,也可以由單位實施,因此,只要單位或者個人進行合同詐騙,騙取的財物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就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單位或者個人的刑事責任。
二、合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
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定處罰。
合同詐騙罪是經濟犯罪中犯案率較高的犯罪,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因為合同詐騙真正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很少,被害人能追回損失的情況也不多。這與司法機關的辦案能力固然有一定關系,但是更多的是因為被害人在被詐騙后,不知道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如果您遭遇合同詐騙,想要追求行為人的責任,挽回損失。關于合同詐騙的立案標準,律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但愿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信用卡詐騙罪追訴時效是多久,立案標準是什么
詐騙罪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征地協議怎么寫
2021-02-07旅客,托運人或收貨人基本義務有哪些
2021-01-02臨時工在工地出了事故死亡能賠償多少錢
2020-12-16軟件著作權對評職稱有用嗎
2020-12-08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保險理賠原則是什么
2021-03-18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