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用益物權的概念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用益物權的概念是:依法對一定的土地占有,并加以利用取得收益的權利,包括土地承包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土地用益物權強調對于土地的使用和收益,在我國長期以來多以土地使用權加以稱謂,其詞義包含使用和收益。土地用益物權常以土地使用權代替,作為同義詞來使用。
二、用益物權的具體特性是什么
用益物權作為物權之一種,著眼于財產的使用價值。在現代民法上,各國物權法貫徹效益原則,已經逐漸放棄了傳統民法注重對物的實際支配、財產歸屬的做法,轉而注重財產價值形態的支配和利用。這種立法趨勢反映到理論研究上即是學者越來越注重對用益物權的研究,然而,對用益物權的法律性質則有不同的闡述。筆者認為,用益物權除了具備物權的一般屬性和他物權的基本屬性之外,它與擔保物權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目的的用益性。用益物權是他物權,是對所有物的利用。從物權的分類來看,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與擔保物權相對應,設立用益物權的目的就是對他人所有的財產進行使用、收益,即為了追求物的使用價值而對他人的物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支配。與此相應,用益物權的內容也主要是行使使用、收益的權能。
2.地位的獨立性。用益物權為獨立物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用益物權是非所有人對所有人的物在法律規定的限度內獨立支配的排他性權利,是一種獨立的權利。用益物權人在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某種權利的具體支配范圍內,可以對抗一切人,包括所有權人,從而形成對所有權的限制。例如,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享有對國家所有的土地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自主利用該土地建造并經營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
3.客體的限制性。用益物權客體的限制性有三個方面:一是用益物權的客體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客體的存在形態或使用形態發生變化,會對用益物權人的利益產生直接影響,甚至喪失。例如: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必須是可耕種、種植、養殖的土地,如該土已經成為沙漠,無法耕種,則不能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而擔保物權則要求擔保物具有交換價值;二是用益物權的客體以不動產作為主導,在法制史上,用益物權的范圍一般較為廣泛,可以擴及一切法律上的物,法國、瑞士法上的用益物權至今仍然可以在動產和不動產上設立,但德國、日本及中國臺灣地區的用益物權主要以不動產為標的物而不適用于動產,一些國家法律甚至直接規定,在動產上不能設定用益物權,只能設定債權關系,如租賃權。
中國物權法把用益物權的客體限制在動產和不動產之上。而擔保物權則既可以在動產上設立,也可以在不動產上設立;三是用益物權的享有和行使必須以對客體的實際占有為前提,否則使用和收益無從談起。而擔保物權則不必要求權利人一定要直接占有標的物,如在抵押權中,抵押權人就不直接占有抵押物。
土地使用權用益物權主要強調的是擁有土地使用權之后土地的增值效應,不同形式的土地使用權能夠帶來不同的收益。土地使用權用益物權這個概念在近些年才被提出,其可以參考的案例也是比較少,我國正在對于這部分的法律進行進一步的修訂,使得內容更加淺顯易懂。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簽訂主體與履行主體不一致嗎
2021-02-2434歲扶貧干部殉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1-02-12家庭債務夫妻雙方如何承擔
2021-02-20談完業務遇車禍算不算工傷
2021-01-01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拆遷的是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