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期,集資詐騙案件多發,很多時候,人們容易將詐騙罪和集資詐騙罪混為一談,的確,兩者都是以非法占用為目的,來騙取錢財的行為。從這一點看,兩者有共同之處,盡管如此,這兩個罪名還是不同的。那么,詐騙罪與集資詐騙性質區別是什么?下面我們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詐騙罪與集資詐騙性質區別是什么?
關于詐騙罪與集資詐騙罪的區分,如今已形成了如下普遍觀點,不論是各種教材還是學術論文都認為兩罪的區別有以下五點:
1、侵犯的客體不同。前罪侵犯的客體則是單一客體,即公私財物的所有權;而后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侵犯了國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侵犯的對象不同。前罪侵犯的對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單位的公私財物;而后罪侵犯的對象則是社會不特定公眾或單位的資金。
3、客觀方面不同。前罪雖是公開進行詐騙活動但行為人一般在較小的范圍內對某一特定的人或單位,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進行;而后罪則是采用大張旗鼓、規模較大、公開的方式,有的甚至運用新聞媒體大造輿論,并以高回報、高利率為誘餌,以便讓更多的公眾或單位上當受騙。
4、詐騙數額不同。前罪的數額一般都比后罪的數額小,從而兩罪的起刑點有較大的差異,前罪的起刑點比后罪的起刑點低。
5、犯罪主體不同。前罪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屬于單一主體;而后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屬于復雜主體。
二、集資詐騙罪的處罰措施是什么?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綜上所述,盡管兩者都是刑事犯罪,都屬于詐騙,但是詐騙罪與集資詐騙性質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兩者在犯罪對象、客觀表現、量刑標準及立案標準等方面都不同。相對于詐騙罪而言,集資詐騙的危害更大,涉及受害群眾更多。按照刑法規定,構成集資詐騙罪的,最高可以被判處無期徒刑。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確權和戶口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02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離婚不給撫養費
2021-02-26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單位現在突擊裁員要給勞動者補償嗎
2021-02-14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