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交往過程中,除了要約定對自己有利的合同外,同時也要采取措施防止對方出現合同詐騙的行為,不然自己的合法利益也是有可能受到損害的。那實踐中,究竟應該如何做才能防止合同詐騙?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大家解答疑惑吧。
一、怎樣才能防止合同詐騙
(一)合同詐騙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實際上只要稍加留心、略作調查就能避免被騙。增強風險意識審查簽訂合同首先企業應增強風險意識,增強防騙能力。企業應拋棄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為競爭激烈就輕易與不了解的人訂立合同,要審查簽訂合同的主體是否合法,簽約人員是否合格。
(二)通報詐騙手法推行合同公證其次,司法機關應及時向全社會通報合同詐騙犯罪的有關情況,比如犯罪手法、特點、規律及其發展趨勢,以及被害企業在工作、制度上出現的薄弱環節和問題等,并提出有效預防措施和司法建議。
(三)建立健全相關信息公開制度,提高有關行政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加強對合同的法律監督、推行合同的鑒證和公證制度,完善合同內容與合同效力。
二、合同詐騙的手段手段有哪些
(一)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勾當
行騙者為了便于實施詐騙的目的,專門持偽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證件,到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義招聘員工、培訓員工,由員工進行詐騙,整個詐騙過程,真正的幕后策劃人始終不露面。因此,合同詐騙案件最終被追究刑事責任的通常都是公司的業務員或一般員工,而隱藏在合法公司后面的策劃人因為極少直接與受騙者接觸,從而得以逃避法律制裁。以合法公司名義行騙,可以減少行騙的風險,增加行騙手段的隱蔽性。更有甚者,公司連自己招聘的員工都騙,情節十分惡劣。如鐘某某、梁某某合同詐騙一案,正是通過依法成立的某市某某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名義行騙,而且為了“增加收入”,還在該市內成立多家分公司行騙,由于欺騙性大,連該公司的部分業務員甚至都上當受騙。
(二)重操舊業者多屢騙不爽
行騙者多數是具有多次行騙劣跡的行家老手,通常一旦罪行被識破,便馬上聞風而逃。當他們認為風聲不緊的時候,就會重操舊業。因為他們對于行騙手段十分熟悉,所以在很短時間內他們便可以迅速成立詐騙組織,實施詐騙行為,而且,為逃避法律懲罰,他們會吸取教訓,得手后立即銷聲匿跡,給有關部門查辦造成困難。例如鄭某某合同詐騙一案,鄭某某及同案人王某某等人案發前在某某生態農莊工作,該農莊被查處后,鄭某某和王某某又到某市某貿易有限公司繼續進行詐騙活動,正是由于熟悉“業務”,使得該公司在短短1個月的時間內共騙取被害人人民幣20多萬元。
(三)運用見證手法騙取信任
公證和律師見證的形式,在目前是較為流行的法律見證形式。正是由于這兩種形式社會效果好也為老百姓所熟知,行騙者容易抓住這種心理,從而體現其合作項目和合同的真實性。受騙者此時更多的想法是,合作項目和合同都是受法律保護的,若對方違約,通過法律程序可以保障自己的權利。這也使得受騙者心里如吃了定心丸一樣,完全相信行騙者,從而被行騙者多次騙走財物,有時甚至連續被騙還毫無察覺。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方法,通常在受騙者尚且猶豫不決時,行騙者只要使用這種辦法,受騙者都會信以為真從而受騙上當的。如吳某、李某某合同詐騙案,兩被告人將與被害人簽訂的合同予以公證或律師見證,使被害人對合同內容的真實性深信不疑,從而得以騙取人民幣50多萬元的巨款。
(四)冒用他人名義實施詐騙
犯罪分子身份證、單位證明等證件均為偽造,并非常善于偽裝,虛張聲勢甚至假借他人資產以顯示其實力,投其所好甚至對受害單位方主管人員進行行賄,以騙取其信任。例如郝某以某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名義與某市城市信用社簽訂購買國債合同,所出具的證明文件及買賣國債結算憑證均為偽造。
(五)偽造擔保票據非法獲取
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虛假產權證明作擔保實施合同詐騙。犯罪分子或利用高科技手段偽造此類票據,足以亂真,或以非法手段獲取,不易被察覺。例如楊某某詐騙案,其將剛辦理完的電匯匯票進行復印后立即撤回匯款,然后將復印件傳真給受害人以取得信任,詐騙貨物12萬余元。
(六)利用虛假廣告實施詐騙
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大肆宣傳,以技術轉讓、包收產品為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以收取技術轉讓費、預付款等實施詐騙,在回收時以質量不合格等為借口拒絕履行或直接攜款逃匿。
(七)利用空車配貨專找漏洞
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防范意識不強、配貨市場管理機制不健全等漏洞,使用偽造的行駛證、駕駛證、身份證及車牌照,與受害人簽訂承運合同,將貨物拉走變賣此類合同詐騙犯罪案件呈多發趨勢,偵破難度較大。瞅準熱門行業揀貴的騙近年來,騙子將目光集中在建筑材料、房屋租賃合同和貸款購車合同上,專揀貴的騙。另外,騙子們簽合同往往與偽造證件等犯罪聯系緊密。他們偽造虛構單位或實際存在單位的營業執照、公章,還有的在簽訂合同過程中,使用偽造的身份證、收入證明、財產證明、車輛登記證等。
(八)假扮“大客戶”設下陷阱
對付那些經營較為正規或經驗老到的廠商,不法分子利用廠商對“熟客”經常提供先貨后款這一優惠政策的特點,假扮“大客戶”,以“試貨”“觀察市場反應”等借口,與廠商簽訂幾份數額較小的合同,并按照合同要求予以履行。待商家對不法分子有了足夠的信任后,他們突然大幅度增加要貨數量,并提出享受先貨后款或支付預付款的要求。鑒于之前雙方的交易均順利完成,許多廠商都會走進不法分子設下的陷阱,血本無歸。
綜上,我們了解到合同詐騙的行為手段是比較多的,因此當事人不可能說能夠了解的很完整、全面,但至少自己在簽訂合同、履行合同的過程中要有一個防范意識,也可以采取小編在上文中提到的三種方式來防止合同詐騙,減少自身利益受到損害的可能性。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2020年應該怎樣有效預防銀行卡詐騙?
互聯網發達的當代怎么避免網絡詐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面離婚律師費是多少
2021-01-31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辦理反擔保抵押措施有什么條件
2021-03-11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12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