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二、防衛過當致人重傷判幾年
《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防衛過當本身不是獨立的罪名,對防衛過當應根據防衛人主觀上的罪過形式及客觀上造成的具體危害結果來確定罪名。如果防衛過當致人重傷,可能構成(間接)故意傷害罪或者過失致人重傷罪。
根據刑法規定,構成故意傷害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針對正在進行的不發侵害進行防衛,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依然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致人重傷的,后果很嚴重。這時候,最好還是委托專業辯護律師進行辯護,維護自己的權益。
三、精神病發作致人死亡
精神病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能力有三種情況:當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在發病期間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但無論是否承擔刑事責任,民事責任是一定要承擔的。造成他人損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造成他人損害的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除了民事賠償外,還有強制醫療程序。
《刑事訴訟法》設立了“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第284條規定:“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予以強制醫療。”
四、故意殺人致人死亡的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于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于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情節較輕的犯故意殺人罪,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據司法實踐,主要包括:
(1)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于不義的兒女實施這種行為;
(2)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一,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其二,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
(3)受囑托殺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請求、自愿而幫助其自殺;
(4)幫助他人自殺;
(5)生母溺嬰,即出于無力撫養、顧及臉面等不太惡劣的主觀動機而將親生嬰兒殺死。(但如果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作怪,發現所生的是女兒而加以溺殺的,其主觀動機極為卑劣,則不能以故意殺人罪的情節較輕情況論處。)
(6)防衛過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 堅 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聘用講師,執業于浙江合德律師事務所。早年畢業于云南大學,以優異的專業成績獲得法學、金融學雙學位,王堅律師經過全面系統法律理論和律師職業培訓,理論功底扎實。實踐中,具備全面系統的法律專業知識,熟悉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執業五年以來,先后辦理四百多件各類民商事、刑事案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辦案經驗。擅長領域:保險、銀行、證券、物流、建筑工程、商品房糾紛,以及刑事辯護、交通事故等人身損害糾紛、各類經濟合同糾紛,曾辦理過多項涉及公司的非訴案件,擔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交通事故車損沒有鑒定可否獲賠
2020-11-09勞動關系能否主張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12監督部門可以責令暫停疫苗生產的情形
2021-01-24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租房合同最長多少年
2021-03-22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哪些
2021-01-31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