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過當之防衛之所以確立與前些年我國司法機關在正當防衛限度掌
握上偏差有關。原刑法規定了正當防衛,并將防衛過當界定為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危害行為,這一規定在立法上是無懈可擊的,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對正當防衛及其限度條件掌握過嚴,結果將正當防衛的案件作防衛過當處理,混淆了罪與非罪的界限,將防衛過當的案件作一般犯罪處理并未得到酌情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混淆了輕罪與重罪的界限,所以極大地挫傷了人民群眾與違法犯罪作斗爭的積極性。與此同時,社會治安形勢日益嚴峻,犯罪激增,暴力性犯罪尤為突出。
怎樣才能緩解這一矛盾呢?無過當之防衛作為對策提出在立法機關的面前。但是無過當之防衛的設立,又出現了新的矛盾。因為法律是公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既包括了受害人又包括不法侵害人,立法者在創制一項刑事法律制度時既要考慮受害者權益之保護,也要考慮不法侵害人的合法權益,如因保護受害人的利益而損害侵害人不應損害也可以不去損害的權益,這種“立法偏袒”本身就是不公平、不合理的。無過當之防衛的確立,一方面鼓勵了公民積極利用正當防衛與犯罪行為作斗爭,另一方面又容易導致公民濫用防衛權,致使不法侵害人的合法權益面臨威脅,造成新的混亂。新的矛盾由此產生。在這兩難的局面中,礙于日益嚴峻的治安形勢,為了保護大多數人的合法權益,立法機關最終選擇了制定無過當之防衛以保護人民、打擊犯罪,同時也放棄了不法侵害人的合法權益。
從上述無過當之防衛的確立的背景可以看出,無過當之防衛的設立目的是為了鼓勵人民群眾與犯罪分子作斗爭以保護自已的合法權益,遏制犯罪。但是這一目的的實現卻以放棄不法侵害人利益為前提的,即無過當之防衛不利于保護不侵害人的利益,對不法侵害人不公平。所以,無過當之防衛的確立目的偏離于現代人權,法治精神,并非遏制犯罪的最佳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聘用合同
2021-01-02反擔保協議(一)
2020-12-31肇事司機逃逸該怎么做
2021-03-03重婚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2021-01-16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