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刑法詐騙罪多少錢立案標準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因此,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就是2000元。
二、詐騙罪與非罪如何認定
1、詐騙罪與借貸行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帳,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罪。
2、詐騙罪與代人購物拖欠貨款行為的界限。對以代人購買緊缺商品的名義,取走貨款,沒買到東西,又擅自挪用貨款,拖欠不還款的行為,應著重考察其真實目的、雙方的關系、事情的起因、代辦人的具體行為、拖欠的情節、后果等等,從而正確判斷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圖。如能明確想代人購物,因故未能買到挪用仍擬歸還的,不能以詐騙罪論處。如果以代購為名,行詐騙之實,騙取大量財物,大肆揮霍,根本無意歸還,也無力歸還的,應以詐騙罪論處。
3、詐騙罪與集資辦企業因虧損躲債的界限。如果確實是集資經商辦企業,但因經營不善,虧損負債,為躲債而外出,仍屬財產債務糾紛。這同詐騙犯以集資辦企業為名,撈到錢財就逃之夭夭,以實現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質區別。
生活中詐騙行為比較常見,被害人報案后,有的作為刑事案件立案偵查,有的只作為一般違法行為給與處罰。生活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騙術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很多,但是因為侵害的法益不同,可能構成不同的犯罪。法院審理詐騙案件,會根據犯罪事實、悔罪表現等等確定犯罪分子的具體刑期。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2020
經濟詐騙罪判多少年,量刑標準是什么?
詐騙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怎么舉證
2021-01-10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工業土地轉讓流程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