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對徇私枉法罪的立案標準進行了較為具體的規定。其中第3條“在立案后,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應該采取強制措施而不采取強制措施,或雖然采取強制措施,但無正當理由中斷或超過法定期限不采取強制措施,實際放任不管,以及違法撤銷、變更強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際脫離司法機關偵控的”。其中“在立案后,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對應該采取強制措施而不采取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對強制措施的適用,除逮捕外,對符合條件的均規定為“可以”適用。所以,在實踐中對于達到某一強制措施條件的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偵查機關沒有采取強制措施,是否應按該條立案標準追究其徇私枉法罪?哪些是“應該”采取強制措施的情形,成為需要探討的問題之一。
筆者認為:刑事訴訟法對達到強制措施條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規定為“可以”而非“應當”適用。這是立法上為保護人權而“從嚴適用”強制措施和貫徹必要性原則的體現。因為濫用強制措施則可能使無辜群眾的人身權利遭受侵害。但強制措施是保障刑事訴訟(偵查、起訴、審判)順利進行的有力措施,所以從強制措施保障刑事訴訟順利進行的目的出發,對達到強制措施條件的應當結合案情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況采取強度相適應的強制措施。
一、應當采取強制措施的情形
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進行暫時限制或剝奪的強制性方法。我國規定了五種強制措施,按照強制力度從輕到重的順序排列依次為: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
1、拘傳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指定地點接受訊問的強制措施。所以,對于社會危害性較小,犯罪情節輕微,不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不致以發生社會危險性或串供、毀證、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合法傳喚,拒不到案接受訊問,或配合偵查的應當依法傳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通常房間的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4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婚前隱瞞身體缺陷算騙婚嗎
2021-01-08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離婚房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8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