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對徇私枉法罪的立案標準進行了較為具體的規定。其中第3條“在立案后,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應該采取強制措施而不采取強制措施,或雖然采取強制措施,但無正當理由中斷或超過法定期限不采取強制措施,實際放任不管,以及違法撤銷、變更強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際脫離司法機關偵控的”。其中“在立案后,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對應該采取強制措施而不采取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對強制措施的適用,除逮捕外,對符合條件的均規定為“可以”適用。所以,在實踐中對于達到某一強制措施條件的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偵查機關沒有采取強制措施,是否應按該條立案標準追究其徇私枉法罪?哪些是“應該”采取強制措施的情形,成為需要探討的問題之一。
筆者認為:刑事訴訟法對達到強制措施條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規定為“可以”而非“應當”適用。這是立法上為保護人權而“從嚴適用”強制措施和貫徹必要性原則的體現。因為濫用強制措施則可能使無辜群眾的人身權利遭受侵害。但強制措施是保障刑事訴訟(偵查、起訴、審判)順利進行的有力措施,所以從強制措施保障刑事訴訟順利進行的目的出發,對達到強制措施條件的應當結合案情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況采取強度相適應的強制措施。
一、應當采取強制措施的情形
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進行暫時限制或剝奪的強制性方法。我國規定了五種強制措施,按照強制力度從輕到重的順序排列依次為: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
1、拘傳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指定地點接受訊問的強制措施。所以,對于社會危害性較小,犯罪情節輕微,不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不致以發生社會危險性或串供、毀證、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合法傳喚,拒不到案接受訊問,或配合偵查的應當依法傳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拆遷補償安置面積與戶口有關嗎
2020-12-04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方案都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01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0-11-16拆遷安置房可以改名嗎如何改
2021-02-17誰有權分割公房的拆遷補償款
2020-11-25株洲市文化路段國有土地證私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