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10年10月25日7時31分許,某高速公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機張某(另案處理)駕駛大貨車與路政工作人員王某發生碰撞,致王某死亡。案發8小時后,肇事司機張某指使張某某(另案處理)冒充其到轄區交警大隊投案。該交警大隊交警羅某從警十余年,在查辦該案時,未按《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要求“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現場證據材料”,也未對肇事車輛司機逃逸8小時內的去向進行核實,致使該交警大隊作出了錯誤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為該案的肇事司機是張某某,在責任認定書中也未認定該案中存在逃逸情節,從而使真正的肇事司機張某騙取了車輛保險金45萬元,法院也作出了錯誤的刑事判決,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2011年5月,該案結案后,羅某拿了張某5000元的感謝費。
不久,該案幕后真相暴露,錯誤的判決被撤銷,羅某也被法院判處犯玩忽職守罪和受賄罪,免予刑事處罰。宣判后,羅某不服提出上訴。羅某上訴時,認為自己的行為不具有主觀過錯,他的行為夠不上玩忽職守罪,所拿的5000元不是受賄。今年7月初,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檢察官說法】羅某的行為符合玩忽職守罪的立案標準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楊-燕:綜觀本案,羅某從警十余年,在處理該案時,輕信張某自稱的“離開現場是由于怕路政人員毆打而棄車逃跑”的辯解,導致了交警大隊作出錯誤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并最終導致法院作出了錯誤的判決。這一系列的錯誤后果,是羅某嚴重不負責任造成的。由于他的不負責任,保險公司依據錯誤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賠付了死者王某家屬473258.54元。但是,如果按照該案真相賠付,保險公司只應該賠付交強險22萬元,其余的253258.54元是屬于保險公司的免賠部分。依據法律規定,玩忽職守罪的定案標準是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為30萬元以上。依此,羅某的行為造成的損失達不到法律規定的這個標準,但是他的行為同時導致了法院錯誤的判決,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他的行為符合玩忽職守罪的立案標準。關于涉案的5000元是否構成受賄,羅某主觀上具有了非法占有的目的,但不影響受賄犯罪的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02詐騙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立案嗎
2021-03-06國有獨資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4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重大過失行為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3-24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