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的故意怎么認定
一、挪用公款罪的主體包括什么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這里所說的國家工作人員與前述貪污罪中國家工作人員的內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樣具有特定性和公務(職務)性。構成挪用公款罪的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受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二、如何認定挪用公款的故意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行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其犯罪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權。但其主觀特征,只是暫時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權,打算以后予以歸還。至于行為人挪用公款的動機則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為了營利,有的出于一時的家庭困難,有的為了贊助他人,有的為了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動機如何不影響本罪成立。具體言之,挪用公款罪在主觀方面有以下特點:
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即行為人未經批準或許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許可或間接明示的默許),違反規章制度私自動用公款。其中,規章制度具有廣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管理的規章制度,二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使用的規章制度,未經合法批準、許可。
2、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為目的是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為的目的包括: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2)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
(3)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
3、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準備歸還,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即便挪用后而不能歸還,也不是出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客觀原因造成的。
因此,司法實踐中,在認定挪用公款罪的主觀方面時,可把握以下幾點:是否明知是公款;是否故意非法使用;是否只是想暫時挪用;是否準備以后歸還。當挪用人與使用人不一致時,如果挪用人不知使用人利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時,只能根據挪用人的明知內容,按照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或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處罰。
如果挪用人知道使用人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的,則按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處罰;如果挪用人開始作案后,主觀故意由暫時挪用發展為非法永久占為己有時,無論行為人主觀上是否真的具有非法永久占有公款的目的,也無論這種占有是否已客觀存在,只要超過三個月未還的,就按挪用公款罪論處,而不按貪污罪或侵占罪處罰。
因此,挪用公款罪與貪污罪、侵占罪在行為人犯意發展過程中是不同的;挪用公款罪開始為使用公款,后來可能發展為占有;而貪污罪、侵占罪卻始終貫穿占有公款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房可以贈予嗎
2020-11-09醫療糾紛能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2-13土地劃撥可以按揭嗎
2021-01-11永久居住權到期怎么辦
2020-12-09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如何規定
2021-01-03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不給撫養費怎么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措施有哪些
2021-03-24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HR外包
2021-03-11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