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該規定把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列入精神撫慰金的類型。這與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不一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以及本解釋第二條的規定,確定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九條各項的實際賠償金額。前款確定的物質損害賠償金與按照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則上應當一次性給付。”該規定明確了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存在兩種性質的賠償金,一種是物質損害賠償金,包括該解釋的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九條的,另一種即為精神損害撫慰金,被侵權人可以同時要求物質損害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的給付。
該解釋第二十五條所規定的殘疾賠償金以及第二十九條所規定的死亡賠償金應當屬于物質損害賠償金,是對于被侵權人由于傷殘或死亡所喪失的未來收入的一種補償,并不帶有精神上的撫慰作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被列入精神撫慰金的類型,與現行司法解釋不一致,根據《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在該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與該解釋不一致的,以該解釋為準。所以對于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性質的認定,應當以《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為準。
綜上,在賠償糾紛案件中,受害者本人及其親屬可以在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之外同時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精神損害撫慰金與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是并列的賠償項目。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主要根據以下因素加以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精神損失賠償法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故意侵害他人知識產權可以請求懲罰性賠償嗎
2021-02-24被扶養人生活費的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1-14道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3-15破產清算必須注銷公司嗎
2021-03-09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怎么辦
2020-11-29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土地流轉合同書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