瀆職罪的犯罪主體有哪些
刑法將瀆職罪的犯罪主體限定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按照憲法規定:國家機關包括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事機關,黨委、政協、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都不屬國家機關范疇,司法實務中,出現了協管、協警及治安聯防人員受國家機關的委托從事公務的現象,為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立法解釋規定: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于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從而包含了臨時工、合同工及各種聘用制人員,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中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作了進一步的擴大解釋:在鄉(鎮)以上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筆者認為,這種解釋依然不全面,司法實務中,某些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群眾團體在法律法規授權情況下也能成為瀆職犯罪主體。
瀆職罪侵犯的客體
瀆職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是國家公職人員為實現國家利益的需要進行的職務行為,具有職權性、公共性、強制性特征,大多數瀆職行為發生在司法和行政領域。
首先,由于我國至今尚無一部行政程序法,行政執法主體具有多元性,導致從事公務活動的主體的復雜性,不僅國家行政機關可以行使行政職權,其他非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經法律、法規授權也可以行使一定的行政職權。如《證券法》將對證券的發行、審核、交易等監管職權賦予了國家事業單位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在行使《證券法》所授職權時,享有與行政機關相同的行政主體地位,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法律所授職權,并由其本身就行使職權的行為對外承擔法律責任,《鐵路法》也規定國家鐵路運輸企業行使法律、行政法規授予的行政管理職能。顯然,作為事業單位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有鐵路運輸企業的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管理職能時,都可以構成瀆職犯罪主體。
其次,行政機關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職權的組織本身不具有行政主體的地位,其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責任歸屬于委托的行政機關,委托行政機關是相應行政行為的主體。《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托行政機關對受委托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并對該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托組織在委托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受委托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公共事業組織受委托從事行政行為時,取得了行政執法主體資格,雖然法律后果由委托的行政機關承擔,但該組織的工作人員卻是受托行使的職務行為,依然可能構成瀆職罪的犯罪主體。
再次,貪污賄賂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公職人員的廉潔性和不可收買性,瀆職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的客觀方面著眼于個體、內在特征,后者表現于整體、外部特征,二者犯罪往往有共生性,因此其犯罪主體宜統一規定為國家工作人員,保證國家公職人員正當、合法、廉潔行使公務。
最后,按照刑法解釋國家工作人員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具有同義性,國家工作人員的基本含義是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而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擬制主體,將瀆職罪的犯罪主體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改為國家工作人員,既符合司法實務的客觀需要,又能避免出現法律的盲區,做到有效的打擊犯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瀆職可能是由于主觀上的犯罪,也有可能是由于過失上的犯錯。一般瀆職罪構成的主體只能是國家的工作人員,自然人不能構成。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前法院會通知交罰金嗎
2020-11-27相關等級醫療事故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
2021-01-30強制性標準具體包括哪些標準
2020-12-17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有哪些
2021-01-29股東投資未到位應如何處理
2021-01-27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怎樣選擇保險代理人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