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賠償范圍問題,我院的傾向性意見是: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依法只應賠償直接物質損失,即按照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的實際損害賠償,一般不包括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但經過調解,被告人有賠償能力且愿意賠償更大數額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調解不成,被告人確實不具備賠償能力,而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堅持在物質損失賠償之外要求賠償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對于卻有困難的被害人,給予必要的國家救助。主要理由是: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和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經濟損失”的規定,這里的“物質損失”和“經濟損失”僅指物質財產損失,不包括精神損失。同時,刑事犯罪造成財產損失與單純民事侵權行為造成損失在應當賠償、能夠賠償以及法理上存在明顯不同。依據法律規定,對附帶民事案件與單純民事案件不應適用同樣賠償標準。
(2)司法實踐中,刑事案件被告人絕大多數是農民、無業人員和進城務工人員,非常貧窮,幾乎沒有什么財產可供賠償,如果超出法律規定的范圍判其高額賠償,必定要打法律“白條”。由于無法得到實際執行,既影響裁判的權威,更常常引發被害方上訪、鬧訪問題,法律與社會效果均無法保障。
(3)簡單套用《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賠償的數額標準高達十幾萬、二三十萬元,常常使被害方對巨額賠償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一旦被告人不能足額賠償,就認為其沒有悔罪誠意和表現,導致民事調解根本無法進行,并進而在刑罰訴求方面堅決要求對被告人判處重刑乃至死刑,甚至以纏訟、鬧訪相威脅、要挾,嚴重影響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保留死刑,嚴格控制,慎重適用死刑”政策的貫徹落實,嚴重影響社會矛盾的有效化解和和諧社會的建設。
(4)高額賠償表面上看似乎有利于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這是有的學者和部門認為附帶民事訴訟應與單純民事賠償執行統一標準的主要考慮,但由于刑事案件被告方實際賠償能力很低,甚至沒有,而被害方“要價”又太高,導致實踐中許多被告人親屬認為,與其東借西湊代賠幾萬元被害方也不滿意,索性不再湊錢賠償,結果造成被害方反倒得不到任何賠償。命案中這種情況尤為普遍,直接導致的結果是被害方的境遇更加悲慘,既不利于被害方權益的切實維護,也不利于社會關系的及時修復。
(5)解決這一問題應當立足實際,充分考慮我國的現實國情,嚴格依法審判,并著眼于案件裁判的實際效果,促進社會和諧。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被執行人將其所有的需要辦理過戶登記的財產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已經支付部分或者全部價款并實際占有該財產,但尚未辦理產權過戶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的程序
2020-12-06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股權能保全和執行嗎
2020-11-08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按最低工資給合法嗎
2020-11-19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么處理?
2021-02-12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