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賠償主體的確認及法律適用問題
根據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當前民事審判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規定(以下簡稱《意見》)以及公平原則、過錯責任原則,交通事故案件應按機動車輛營運支配權和機動車輛的營運利益歸屬這兩個原則確定賠償責任主體。對車輛所有人自己駕駛車輛發生的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就很明確,但對出現下列情形的,應區分情況對待:
(一)車輛買賣未辦理過戶手續發生交通事故的,應由事故責任者或車輛實際占有人作為賠償主體。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連環購車與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請示的批復》、《意見》第五十二條第(五)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的有關規定,原車主不應承擔責任,應由事故責任者或車輛實際占有人作為賠償主體。車輛買賣是動產買賣,根據《民法通則》第七十二條的規定,其財產所有權從交付時起轉移,車輛過戶登記只是一種產權變更的公示,此種情況下原車主已失去對車輛的管理支配權,對交通事故的發生無法控制和防范,車輛是否過戶和交通事故的發生并無因果關系,賠償主體應是車輛管理受益的人,即車輛的實際占有人。
(二)受雇人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不同情況,不同處理:
A、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解釋》第九條之規定,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應將車輛所有人列為共同賠償責任主體。
B、如果雇員在從事非履行職務行為時發生的交通事故,按照《解釋》第九條和《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規定,雇員和雇主作為共同賠償主體,負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后有權向雇員追償。
C、對于雇員擅自將車輛借給他人駕駛發生交通事故引起賠償訴訟的,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和《解釋》第九條的規定,應由雇員和借用人作為連帶賠償責任主體,由借用人承擔賠償責任,雇員負連帶賠償責任。
D、對于雇員駕駛的車輛被其他人擅自駕駛發生交通事故的,只要有證據證明雇員無管理上的責任,車主和雇員不承擔賠償責任,由非法駕駛人承擔賠償責任,否則,依照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第一百三十條或第一百三十二條,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和《人身損賠解釋》第九條規定,應將車輛所有人、雇員和非法駕駛人列為共同賠償主體,由非法駕駛人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和車主(所有人)負連帶賠償責任,并有權追償。
(三)被盜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應由肇事人作為賠償責任主體:
因交通事故的發生是因盜竊者的盜竊犯罪行為所致,并非車輛所有人的正常管理行為所致,在車輛被盜走期間車輛的實際支配權掌握犯罪嫌疑人手中,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被盜機動車輛肇事后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對此亦有明確規定。
(四)車輛質押情形下發生交通事的,應由車輛實際占有人作為賠償主體。
車輛作為質押物的情況很普遍,車輛被質押后,所有人喪失了對車輛的占有權和支配權,車輛的管理受益權轉移到了質押權人。
(五)出租、出借他人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包括明知對方無駕駛執照或飲酒,以及轉借(租)發生的情況,應將車輛所有人和承租人、借用人共同賠償主體。
因車輛所有人將車輛租借給他人使用,是基于利益關系或信任關系自主支配車輛使用權,在此情況下,車輛所有人、承租人和借用人都是運行支配者,同樣也是運行利益的享受者。因此,在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訴訟后,應認定出借人或出租人在對車輛的管理上存在瑕疵。
(六)掛靠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應將車輛所有人、駕駛人和被掛靠單位列為共同賠償責任主體。
所謂掛靠,是指車輛為個人出資購買,但掛靠于某個具有運輸經營權的企業,以企業的名義進行運營。被掛靠單位收取了管理費或得到經濟利益的,應認為是運行利益的享受者,對掛靠車輛發生事故的損害賠償應與實際所有人負連帶責任;如被掛靠單位未收取管理費或未取得其他利益,雖不是車輛的管理受益者,但其在掛靠管理義務上仍存在疏漏。以下幾種情形例外:
第一,為汽車運輸公司駕駛出租車,利潤上交,按月領工資的,如發生交通事故訴訟應由汽車運輸公司作為賠償責任主體。
第二,駕駛人系承包汽車運輸公司所有的機動車輛,每月上交一定利潤,對外以公司名義營運的,應由駕駛人(承包者)和發包方汽車運輸公司作為共同賠償責任主體,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三,對前述第二點承包人又招聘他人駕駛營運的,如發生了交通事故糾紛,應將肇事者(被聘駕駛員)和發包方汽車運輸公司及承包人一并作為共同賠償責任主體,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七)分期付款所購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應將購買人作為賠償主體。
分期付款購車,是動產交易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即買方只需按約定首付款后,即取得車輛的占有和使用權利,并在約定期限內分期支付車輛價款,出賣人保留對車輛的所有權,購買人違約時,出賣人可以取回車輛。因此,出賣人保留的僅僅是在購買人違約情況下的取回權,對車輛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權完全由購買人享有。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購買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保留車輛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規定,將購買人作為賠償主體,由其承擔賠償責任。
(八)在維修、保管中發生交通事故的,應由維修人、保管人作為賠償主體。
根據《合同法》有關保管合同和加工承攬合同的規定,此時的車輛所有人暫時失去了對車輛的管理權,修理人、保管人依合同取得了對該車的實際控制支配權。
(九)套牌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問題。
車輛牌號是車輛管理機關的一種行政管理行為,車輛牌號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對車輛的套牌行為法律是明令禁止的。對出現下列情形的,應分別依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處理。
---車牌的所有者允許他人套用自己車號牌的,套用該號牌的車輛發生事故造成他人人身和財產損失的,受害人可以將車牌的所有人和套用人同時作為被告,要求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套牌者的行為已侵害了車牌所有者的專有權和信用權,對其造成經濟損失的,車牌所有者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令其停止使用套牌號碼,并賠禮道歉和賠償各種經濟損失,同時還可以要求車輛管理機構對違法套牌者依法予以打擊。
(十)免費乘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問題。
根據法律和政策的規定可以享受免費乘座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在乘座交通工具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應根據《合同法》中運輸合同和《民法通則》及《解釋》等相關條款的規定,以肇事單位或管理單位作為賠償責任主體。
二、關于發生交通事故車輛損失的處理問題
我國民法理論一般把損失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民法通則和最高院關于該問題的批復都沒有使用間接損失這一概念,但可得利益損失是應當賠償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是否包括被損車輛停運損失問題的批復》明確規定,“…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損車輛已用于貨物運輛或者旅客運輸經營活動,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應予賠償”。可見,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包括被損車輛停運損失、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屬于因交通事故遭受的其他重大損失,應當列入賠償范圍。因此,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應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進行處理。
三、關于精神撫慰金的賠償問題
交通事故構成犯罪時民事訴訟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不同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明確了對于因精神損害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批復》規定,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或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時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均不予受理。并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以及《解釋》第十八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根據《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以及《解釋》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可以理解為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已經從精神撫慰金變為財產損害賠償項目,因此當事人請求了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后不得再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但《解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據此又可以理解為精神損害賠償是可以請求的。特別是在一個交通事故里有多個受害人,當部分受害人直接提起民事訴訟,而部分受害人進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時,對案件的處理極容易造成同一法院同一事件形成不同判決結果的尷尬局面。交通事故犯罪嫌疑人接受了刑罰懲罰不足以吞并精神損害賠償的功能,因此精神損害賠償是可以請求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域名搶注的構成要件
2021-02-18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婚前財產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嗎
2020-11-2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2-25刑事被告人沒有戶籍怎么辦
2021-02-08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
2020-12-27承包荒山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3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