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是否構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首先要看是不是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犯罪,其次需要稅務人員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并且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犯了罪就要受相應的刑罰,那么對于觸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該如何處罰呢?本文為您介紹。
一、如何認定是否構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
(一)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構成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是指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的稅收征收管理制度和國家稅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人的主要來源。全國人大常委會相繼通過了《稅收征收管理法》等一系列涉稅法律、法規,來保障國家的財政收入。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不僅會使國家的財政收入受到損失,侵犯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而且侵犯到了稅務機關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侵犯國家稅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
2、客觀要件——客觀方面表現為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1)稅務工作人員徇私舞弊行為首先必須是利用職務之便進行的。
所謂利用職務之便,是指利用職權或者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職權是指本人職務范圍內的權利;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是指雖然不是直接利用職權,但是利用了本人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
(2)必須有不征、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
所謂應征稅款,是指稅務機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稅種稅率應當向納稅人征收的稅款。
所謂不征,是指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明知納稅人應當繳納稅款,但是不向其征收,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擅自決定納稅人免繳稅款。
所謂少征,是指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向納稅人實際征收的稅款少于應征稅款,或者明知不具備減稅條件,弄虛作假擅自決定減稅的。
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表現在稅收征管的各個環節中,如稅務登記、帳簿、憑證管理、納稅申報、稅款征收(包括稅款的繳納、退還、補繳和追征、稅收減免、應納稅額的核定、納稅擔保)以及稅務檢查,稅務工作人員只要在上述各個環節中違背事實和法律、法規。濫用征管職權,搞虛假稅務登記,涂改帳簿,偽造納稅憑證、擅自減少應納稅數額等,都是徇私舞弊行為。
(3)不征、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必須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的損失。
即稅務機關工作人員雖然有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但并未因此而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便不構成犯罪,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應該是指行為人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的稅款,由于主客觀原因,國家無法再實際予以征收。如果行為人不征或少征的應征稅款,稅務機關發現以后,依法征收并如數收歸國庫,那么則不能認為行為人不征或少征的應征稅款已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從而不認為成立犯罪。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以下兩種情況認定為“遭受重大的損失”應予以立案:為徇私情、私利,違反規定,對應當征收的稅款擅自決定停征、減征或者免征,或者偽造材料,隱瞞情況,弄虛作假,不征、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損失累計達10萬元以上的;徇私舞弊不征、少征應征稅款不滿10萬元,但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賄賂或者其他惡劣情節的。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要件是特殊主體,是履行征收稅款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即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
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也就是指在各級稅務局、稅務分局和稅務所中代表國家依法負有向納稅人或納稅單位征收稅款義務并行使征收稅款職權的人員。
4、主觀要件: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即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明知自己不征或者少征稅款的行為,破壞了有關稅收管理法規,會給國家稅收造成嚴重損失,仍然希望或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
過失不構成犯罪,如果稅務工作人員在稅收征管中玩忽職守,嚴重不負責任,過失地給國家稅收造成重大損失的,應按本法第397條的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至于行為人的犯罪動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為了貪圖錢財等不法利益,有的是因礙于親朋好友情面而徇私舞弊,有的是出于報復或嫉妒心理而徇私舞弊等,動機如何對本罪構成沒有影響,可以在量刑時作為因素之一予以考慮。
(二)司法實踐中如何正確的認定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
1、區分本罪與偷稅罪的界限
偷稅罪,是指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稅款,偷稅數額達到一定程度或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行為。一般而言,它與本罪在犯罪主體、犯罪的客觀表現、犯罪的主觀方面等內容上,都有著很大的區別。但當出現偷稅罪的共犯時,則有可能造成相互混淆的現象。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如果與偷稅人相互勾結,故意不履行其依法征稅的職責,不征或少征應征稅款的,應該將其作為偷稅罪的從犯來論處。但如果行為人知道了某人在偷稅,出于某種私利,而佯裝不知,對偷稅犯罪行為采取放任的態度,并因此不征或少證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只能認定構成本罪。
2、因收受他人賄賂而不征或者少征稅款,屬牽連犯,應根據行為人的犯罪事實、情節,擇一重罪從重論處。
3、如果稅務人員與偷稅、逃避欠稅的犯罪分子要勾結,而不征或少征應征稅款,應當按照刑法共同犯罪的規定處罰。
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如何處罰?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對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處罰如下:
第四百零四條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詢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依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據拘役;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這里所說的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是指造成國家稅收流失數額特別巨大,后果特別嚴重的情形。
如何處罰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您可以根據本文進行簡單的判斷,結合具體的情況看是否構成本罪。稅務人員最好是不要以身試法,在受到金錢的誘惑時最好是考慮一下后果,構成犯罪是要受到刑罰處罰的,情節嚴重的甚至會判5年以上有期徒刑呢,如果您已經涉及到了這方面的法律問題,建議直接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
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誹謗誣陷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9治安強制措施的種類
2020-12-11涉外離婚訴訟管轄權怎么確定
2020-11-20法律顧問聘用流程有哪些
2021-02-15倒車與直行相撞誰全責
2020-11-16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