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社會的一個十分明顯的標志是交通工具的不斷進步,人們擁有汽車的數量每年在不停地上升。但是,由此現代化交通工具帶給人們的生存威脅也在日益增加。在日本,每年大約要發生幾十萬件交通事故,2004年為95萬2191件,傷亡人數為118萬3120人;2008年為76萬6147件,傷亡人數為94萬5504人。在1970年,日本死于交通事故人數達到了歷史之最為16765人,之后日本加強交通管理,死亡人數每年下降,2008年死亡人數為5155人,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低點。
對發生交通事故后保險公司的善后處理,成為一大社會問題。在交通事故的死亡者中主要是年富力強的中青年,但是也有不少弱冠少年以及白發人被卷入事故成為犧牲者。面對失去家庭主要經濟支柱的拖家帶口的遺族,面對慘遭交通事故英年早逝尚未成年孩子的家長等,保險公司如何公正、公平、妥善計算死亡賠償金,日益成為日本社會民眾關注的焦點。
對受害人理賠的兩大關鍵問題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受害人不幸身亡,那么保險公司對受害人如何進行賠償問題,往往是訴訟雙方爭執得比較激烈的部分。在受害人死亡后的賠償問題上,一般要涉及到兩個重要問題。一是逸失利益如何計算?二是中間利息如何扣除?
什么是“逸失利益”?
“逸失利益”一詞,國內尚無使用先例。如果假定受害人在遭遇事故不幸身亡,享年30歲的情況下,受害人如果沒有遭遇這場事故的話,按照日本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可以工作到67歲,那么由于發生事故使得在30歲開始到67歲中間應該得到的利益卻無法實現了。這種應該得到的卻因為事故的發生而無法實現的利益,被稱之為“逸失利益”,也可以稱之為“期待利益”。上述的事例中,當事人的逸失利益就是其可能工作的37年中應該取得而無法取得的利益。
什么是“中間利息的扣除”?
按照日本保險公司的理賠慣例以及日本法院的一些慣例,一般對被害人的逸失利益以及對遺族的撫慰金,采用一次性賠償的方法。
如果按照這種方法處理的話,那么遺族們(指死者家屬)在取得被害人的逸失利益(將來利益)在內的一次性支付的賠償費用后,這些賠款如果放在銀行里會產生利息。換一種方法說,如果當事人(受害人)沒有遭遇事故而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話,其工作所得的收入,是按照每月收取的方式來取得的。也就是說,他最后一個月的工資應該在他退休之前的那一個月才能拿到。那么,一次性將幾十年中陸續才能拿到的錢預先拿到了之后,那么如果放銀行里,或投資到證券市場或進行其他投資的話,會產生利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1-08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離婚男方沒有財產可以要賠償嗎
2021-03-17公司分立是否可以分割土地
2021-01-12什么公司可以質押土地證他項
2020-12-06個人之間借款怎樣辦理房產抵押
2021-01-16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家暴沒有外傷怎么取證
2021-01-19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