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侵權行為一般訴訟時效的含義
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民事立法的訴訟時效制度,是勝訴權消滅,即訴訟時效屆滿,權利人消滅(喪失)的只是勝訴權,而不消滅起訴權(訴權),更不消滅實體權利。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與此相同,《民法通則》有關訴訟時效的各項規定,如各類訴訟時效、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和延長,沒有特別規定的均執行《民法通則》。
由于訴訟時效是一個強制性的法律規定,因此在訴訟中,不待當事人主張,法官亦可依職權適用。而訴訟時效的本質應當是永久抗辯權,享有該權利的當事人對對方當事人所享有的權利,如果一個請求權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沒有行使,當請求權人要求行使時,請求權的義務人有權依據訴訟時效已經超過法定期間而進行抗辯。此時抗辯權就可以對抗請求權,使某個具體的請求無效,從而獲得免除債務人的債務,在人身損害賠償請求中,如果受害人主張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加害方就可能獲得免除賠償之責任。
2、《民法通則》的一般規定
一般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為2年(勝訴權);
特殊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為1年(勝訴權);
最長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為20年(訴權);
不受時效限制:《民法通則》第138條規定為“當事人自愿履行的”情形;
訴訟時效中止:《民法通則》第139條規定;
訴訟時效中斷:《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
特殊法律規定:《民法通則》第141條規定為“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一般訴訟時效的計算
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一般訴訟時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間的起始計算,而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容易的,對于人身損害賠償時效的起算卻是復雜的,這是因為受害人必須在起訴前知道自己所受財產損失的具體數額,否則無法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因此,侵害身體權的侵權行為一經實施完了,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
對于侵害健康權的,要分受傷之日、侵害時不能發現的傷害確診之日的不同來計算訴訟時效。
對于造成喪失勞動能力的,須在確認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后,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校園侵權案件中,學校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1-02-02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公司搬遷怎么給補償金
2020-12-09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