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稅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偷稅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既包括負有納稅義務的個人,也包括負有納稅義務的國有、集體、私有企事業單位以及外資企業、中外資企業等法人或單位,而且還包括扣繳義務人,即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既可以是中國公民,也可以是外國公民。沒有納稅義務的公民,如與納稅、扣繳義務人相互勾結,為偷稅犯罪提供賬號、發票證明或者以其他手段共同實施偷稅行為的,應以偷稅共犯論處。稅務工作人員構成共犯的,應當從重處罰。
在偷稅罪的認定標準問題上,我們需要注意區分幾個界限:
1.注意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納稅人進行偷稅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的10%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偷稅受過行政處罰兩次以上又偷稅的。
2.正確區分偷稅與漏稅的界限。偷稅與漏稅是兩種性質不同的行為。前者是指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的手段,逃避納稅義務,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或者已扣、已收稅款的行為;后者是指由于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過失而發生漏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或者已扣、已收稅款的行為,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稅收法規和財物制度或因工作粗心而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等。區別兩者的關鍵要看行為人是否有故意,偷稅是直接故意的行為,而漏稅則是過失行為,不構成犯罪,可由稅務機構依法補征所漏繳的稅款,并依法收取滯納金。
3.偷稅與挪用稅款的界限。有些納稅人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常將應繳納的稅款不上繳,隨意挪作他用,造成稅款無法按時繳納,這種挪款的行為與偷稅行為是有區別的,其主要區別在于主觀用意不同。如果挪用稅款是為欺騙、隱瞞應納項目和經營利潤,達到非法獲利的目的,則應以偷稅罪論處;如果由于資金緊張,暫時挪用稅款,待資金周轉后便及時繳納稅款的,不應作為犯罪.則應作為違反財經制度處理。
4.本罪與行賄罪的界限。如果納稅人僅僅向稅務人員行賄,并沒有采取欺騙、隱瞞的手段逃避納稅義務,則應按行賄罪處理;如果納稅人在行賄的同時,又采取了欺騙、隱瞞的手段來逃避納稅義務,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數額較大的,則應按行賄罪和偷稅罪實行數罪并罰。
對于偷稅罪還存在疑問,可以找個專業的法律界認識來幫助你解決,本網上面就有許多律師可幫助到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員工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能賣
2021-01-12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哪幾類房屋會被列入拆遷范圍之內
2020-12-03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