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釁滋事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區別是什么
1、犯罪主體:兩罪的主體范圍不同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故意傷害罪的主體范圍較為特殊,包括十四周歲至十六周歲和十六周歲以上的兩類,前者主要為重傷承擔刑事責任,而后者則包括對輕傷和重傷都承擔刑事責任。而尋釁滋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
2、主觀方面:兩罪的故意內容不同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有使他人身體健康受到損害的故意。尋釁滋事罪的故意則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破壞社會秩序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促使這種結果發生,其動機就是為了滿足耍威風、取樂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以達到滿足精神空虛的犯罪目的,故意傷害罪則無此動機和目的。
從犯罪行為方面看,尋釁滋事罪的起因通常是“無事生非”和隨意毆打他人,表現為無端生事和小題大做等行為,而故意傷害罪的起因則“事出有因”。
3、客觀行為方面:兩罪所侵害的對象不同
故意傷害罪所侵害的對象往往比較明確和特定的,一般是認識的或有過節的人,且在傷害行為實施之前往往有一個準備過程,行為人與被害人有一定的接觸或者交往,而且糾紛往往在傷害發生之前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導致矛盾激化,進而產生了行為人挑起事端,傷害對方,報復對方;而尋釁滋事罪侵害的對象比較隨意、不特定的,可以是熟人,也可以是陌生人,只是自己看不慣就惹是生非,尋求精神上的刺激來滿足自己非正常的心理,在行為發生時大多是臨時起意的,對認識或素不相識的人無理無故進行毆打,是一種想打就打的流氓作風。
4、客體方面:兩罪所侵害的客體不同
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利,侵害的客體比較單一。而尋釁滋事罪侵害的客體相對比較復雜,既侵害了社會公共秩序,即人們遵守共同生活規則所形成的秩序,包括公共場所秩序與非公共場所人們遵守共同生活規則所形成的秩序,有可能還侵害他人的身體健康權。
關于尋釁滋事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區別,小編主要從構成要件入手為大家詳細的區分了一下,這兩個犯罪,在主體、客體、主觀方面以及客觀方面都是有所差異的,具體的內容大家可以從上文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收購其他公司的程序是什么
2020-12-13與股權轉讓有關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0最新承諾書怎么寫
2020-12-30因生病不能履行合同算違約嗎
2021-02-24土地承包沒有交錢合同糾紛有效嗎
2020-12-03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嫖娼是犯罪嗎?嫖娼被抓怎么處罰
2020-12-12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扣押勞動者工資作為保證金的勞動合同無效
2021-03-18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