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對方逃逸怎么處理
(1)“私了”中逃逸行為的表現形式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發生事故后駕車逃逸;二、發生事故后當事人棄車逃逸。雖然說可以“私了”的交通事故后果均不嚴重,但是這兩種逃逸行為在“私了”事故中也時有發生。通常表現為:
1)當雙方在對事故事實的確認、或對如何賠償的問題產生了爭議,未進行友善的協商,發生了口角時,于是,一方當事人“拂袖而去”,駕車離開現場。
2)雙方在核實有關情況時,乙方發現甲方車輛無車牌,或酒后駕車,或非司機駕車,提出不能“私了”需要報警時,甲方心虛害怕,為逃避法律的嚴厲處罰,尋機逃逸。
3)事故發生后,乙方稱受傷,如果經醫生檢查無大礙可“私了”,甲方在送乙方去醫院的途中,或乙方正在接受治療時,甲方不愿承擔乙方的各種經濟損失而中途“溜號”。
(2)遇對方逃逸怎么辦
因為“私了”中的逃逸者一般都與當事人見過面、接觸過,所以遇到對方逃逸,當事人應當可以、并力求記住對方車輛及對方的以下幾種特征并及時報警:
1)車輛的型號。如:小客車、吉*車、旅行車、大客車、大貨車、小貨車等。
2)車輛的顏色。如:紅色、綠色、白色、黑色、黃色等。
3)車輛號牌。包括:顏色(如:小客車為藍色,大客車為黃色)、號碼(最好記全,無法記全也應當記住其中前面或后面的兩個數字)。
4)車輛的其他主要特征。如:車身上的圖案、文字;有無裝載物,裝載物的名稱等。
5)逃逸者本人的主要特征。如:身高、體態(胖瘦)、年歲(青年、中年、老年或約多少歲)、長相(身體外露的部位是否有疤痕、紋身、黑痣等)、衣著等。
后雖未離開現場,但被告人明知自己的行為給被害人的造成傷害應負法律責任,為逃避法律追究在協助交警勘察事故現場后棄車逃離現場,且外逃多年,無視受害人的損失,這顯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現場”,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第一,從刑事立法的本意和目的來說,刑法的任務是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而刑法的目的是預防犯罪。對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危害極大的犯罪分子,就應該嚴懲。
重大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處罰
《交通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身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上述規定泛指各類交通事故,只要是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就應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并且終身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而不論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也就是說,法律規定懲罰的逃逸行為,與駕駛人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輕重無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六個月內發生兩次以上特大交通事故負有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的專業運輸單位,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消除安全隱患,未消除安全隱患的機動車,禁止上道路行駛。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
遏制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現象發生,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一種警示。同時,也能喚起交通事故行為人的良知,維護社會的和諧問題,真正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付的房屋怎樣才算合格
2020-12-14涉外再婚需要特別注意什么
2020-12-11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1-22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