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搖撞騙罪是行為犯嗎
是屬于行為犯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
招搖撞騙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的行為。
(1)行為人必須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的行為。所謂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不單是指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且也包括此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他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例如普通機關的行政干部冒充公安機關的干部,普通國家干部冒充高級職務的國家干部等。如果行為人冒充的是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如冒充黨團員、高干子弟、烈士子弟、私營或集體企業單位的管理人員、采購員等。進行招搖撞騙活動的,不能構成本罪,達到犯罪程度的可能構成詐騙罪或其他犯罪。
(2)行為人必須具有招搖撞騙的行為,即行為人要以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或職稱,招搖炫耀,利用人民群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信任,實施了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所謂招搖撞騙,即到處行騙,因而構成犯罪的行為。一般都具有連續性、多次性的特點。如果行為人只有一次這種行為的,原則上不宜以犯罪論處。上述兩種要素必同時具備并存在有機的聯系,才符合招搖撞騙的客觀要求。如果行為人出于虛榮心僅僅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但并未借此實施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如果行為人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但并未借此實施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如果行為人既有冒充國工作人員的行為,又有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但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未以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手段的,即兩行為之間不存在有機聯系的,也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其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可能構成其他犯罪。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對于這個招搖撞騙的行為,一般情況是按照行為犯罪來進行處理的,也就是說出現的這個行為無論得手與否就已經構成了招搖撞騙罪,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期內辭退職工違法嗎
2021-01-27租賃房屋頂塌下來如何賠
2020-12-01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怎么界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06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