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同時《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第十二條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紅股和原始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實物出資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0選了拆遷安置房還能選貨幣補償嗎
2021-03-21借條過期5年還有效嗎
2020-12-04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