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聽說得比較多的就是土地征收,關注得比較多的也是土地征收補償的問題。所以,很少人聽說國土地征用的這個說法,土地征用與土地征收相差一個字,但是性質確實相差十萬八千里的。那么,征用土地和征收土地的區別是什么?詳情參考下文分析。
一、概念上的不同
土地征收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準權限,并依法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補償后,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的行為。
土地征用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準權限批準,并依法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補償后,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收歸國有的行政行為。
國家行政機關有權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土地等。征收征用的區別主要是:行政征收取得的是財產所有權,而行政征用取得的是財產使用權。
二、后果不同
“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兩個概念既有共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共同之處在于,都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經過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給予補償。不同之處在于,征收的法律后果是土地所有權的改變,土地所有權由農民集體所有變為國家所有;征用的法律后果只是使用權的改變,土地所有權仍然屬于農民集體,征用條件結束需將土地交還給農民集體。簡言之,涉及土地所有權改變的,是征收;不涉及所有權改變的,是征用。
三、二者適用的條件不同
征收雖然具有強制性特征,但仍然屬于一種商品交換關系,本質上屬于一種民事法律制度調整的范疇。與稅法上的稅收制度和行政法上的罰款制度的根本區別,就在于征收必須給予公正補償。具體的征收行為,雖然符合第一項和第二項法定條件,如果對被征收的單位和個人未予補償或者未予公正補償,就變成了對人民合法財產的無償剝奪或者低價剝奪,這不僅違反憲法保護人民合法財產的基本原則,也違背了政府保障人民合法財產的神圣職責。
征用的實質是國家強制使用單位和個人的財產。按照發達國家的經驗,只在發生戰爭或者重大自然災害等嚴重威脅國家和社會整體利益,而由國家宣布處于緊急狀態的情形,才能依法征用單位、個人的動產和不動產。在緊急狀態結束或者使用完畢之后,如果被征用的財產還存在,應當返還原物,如果原物已經毀損,則應當照價賠償。
征用土地實際上就是在某些情況下,比如戰爭等,國家強制征用個人享有的土地使用權,可以給予一定的補償也可能沒有,國家在使用完畢后,會返還原物,如果原物還存在的話;土地征收則是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將土地永久性征收使用。
?2020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2020年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樣的?
?2020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最新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保險理賠需要出示哪些材料
2021-01-26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