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1999.9.9高檢發釋字[1999]2號)規定: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
2、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的;
3、造成有關公司、企業等單位停產、嚴重虧損、破產的;
4、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5、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6、徇私舞弊,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二、怎么認定濫用職權罪?
認定本罪,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由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致使國家機關的某項具體工作遭到破壞,給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危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本罪侵犯的對象可以是公共財產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財產。
2、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濫用職權,是指不法行使職務上的權限的行為,即就形式上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般職務權限的事項,以不當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實施違反職務行為宗旨的活動。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重大損失結果之間,必須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構成本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則是指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有必然因果聯系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機關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各級行政機關和各級司法機關,因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級人民政府和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中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濫用職權的行為會發生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從司法實踐來看,對危害結果持間接故意的情況比較多見。至于行為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濫用職權,還是為了他人利益濫用職權,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認定濫用職權罪,必須要從兩方面入手,也就是入罪條件和入罪標準,分別對應的就是構成要件和立案標準。若是僅僅其中一方面符合濫用職權罪的規定,但另一方面并不滿足的話,那么都是無法以濫用職權罪來論處。格外,本罪也是屬于特殊主體的犯罪,法律中要求能夠成立本罪的僅僅是國家機關中的工作人員。
濫用職權罪法律規定有哪些內容
濫用職權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濫用職權罪案件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遇到“未批先占”該如何維權
2020-11-22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土地承包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4土地轉包與土地轉讓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2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時,是按面積補償還是人口補償
2020-12-07無證面積不等于違建面積,可以主張合理的補償
2020-11-26租房開店遇拆遷,可以向房東索要補償費嗎
2020-12-10商鋪拆遷維權技巧,怎么不吃虧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