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的立案前提
“合法持有他人財物”是侵占罪成立的前提,“合法持有他人財物”既說明了持有的對象物范疇也說明了持有行為的法律性質。
以合法的方式代為保管他人的財物
即財產所有人、保管人以合法的方式將財物的占有權轉移給行為人,行為人“代為保管”財物亦即“占有”財物,其法律上和事實上的原因和根據是多種多樣的,如受他人的委托代購商品而合法保管他人的財物,因民法上的“無因管理”而合法地持有他人的財產,這里的委托關系不一定要有成交的合同,根據日常生活規則事實上存在委托關系即可。
合法持有他人的遺忘物和埋藏物
將合法持有的他人遺忘物、埋藏物非法據為已有屬于侵占罪的另一種類型。這里需要討論的是遺忘物與遺失物有無區別、如何區別?侵占遺失物的是否構成侵占罪?應當說,遺忘物與遺失物尚有所不同:前者情況下,物主一經回憶較容易找回或者能夠知道失落的大致范圍,財物一般尚未完全脫離物主的控制范圍;而后者則不同,是所有人或持有人因一時疏忽,偶然將財物失落在某處,并且很難回憶起遺失在何處、很難找回,即對財物的失控程度較高。但是,遺忘物與遺失物具有共同的本質--都是財物所有人非出于本意而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從另一方面來說,根據財物所有人或持有人對失控之物的主觀心態來界定遺忘物與遺失物,對于司法實務而言意義不大。總之,雖然可以承認遺失物與遺忘物是有所區別的,但是基于二者本質共性,均可以成為侵占罪的對象。如在遺失物的情形下,權利人也許不知自己的財物何時何地、如何丟失的,此種情況下難以存在要求拾撿者要求歸還的問題,故而難以認定拾撿者構成侵占罪的問題(從刑事程序角度講甚然),但也不能排除找到拾撿者并且要求其歸還的可能性,此時,要求拾撿者歸還而拒不歸還的,當然也可以構成侵占罪。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不論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還是“持有他人遺忘物、埋藏物”均屬于合法地持有,如果是非法地持有狀態,則不存在侵占罪的前提。如甲欲向國家工作人員乙行賄而將財物委托丙轉交,但丙將該財物全部獨吞,則丙能否成立侵占罪?由于甲委托丙保管財物的行為本身是非法的,丙對該財物也不存在合法持有的關系,甲對該財物已經沒有返還請求權,而侵占罪所保護的法益不是占有而是所有權,故丙的行為不宜成立侵占罪。當然不成立侵占罪并不意味著丙就能自動取得該財物所有權,由于該財物事實上具有非法性質,是贓款贓物,依法應予沒收。再如窩藏或者代為銷售的贓物,行為人占為己有,而拒不退還,則應成立窩贓罪或銷贓罪,不成立侵占罪。因為不存在合法委托關系,行為人不屬于合法占有。
一、刑法基本規定
第一百八十三條【職務侵占罪;貪污罪】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故意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進行虛假理賠,騙取保險金歸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國有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和國有保險公司委派到非國有保險公司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七十一條【職務侵占罪;貪污罪】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村民小組組長職務侵占罪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村民小組組長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上有公共財物行為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
(1999.6.25法釋[1999]12號)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1998]224號《關于村民小組組長利用職務便利侵吞公共財物如何定性的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對村民小組組長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村民小組集體財產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以職務侵占罪定罪處罰。
(二)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維護農村穩定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
(法〔1999〕217號)1999年10月27日
(三)關于村委會和村黨支部成員利用職務便利侵吞集體財產犯罪的定性問題
為了保證案件的及時審理,在沒有司法解釋規定之前,對于已起訴到法院的這
類案件,原則上以職務侵占罪定罪處罰。
三、共犯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貪污、職務侵占案件如何認定共同犯罪幾個問題的解釋》
已于2000年6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20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0年7月8日起施行。
二○○○年六月三十日
為依法審理貪污或者職務侵占犯罪案件,現就這類案件如何認定共同犯罪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行為人與國家工作人員勾結,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便利,共同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以貪污罪共犯論處。
第二條行為人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勾結,利用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人員的職務便利,共同將該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以職務侵占罪共犯論處。
第三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與國家工作人員勾結,分別利用各自的職務便利,共同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質定罪。
四、《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公安廳、局,軍事檢察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公安局:為及時、準確打擊經濟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制定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對公安機關經濟犯罪偵查部門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作出了規定,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各級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此規定立案偵查,各級檢察機關應當依照此規定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各地在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分別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行政訴訟時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0-11-19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
2021-03-21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保險監管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0-11-21保險單(產險)的變更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