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賠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一、全部賠償原則
全部賠償是侵權損害賠償的基本規則,指的是侵權行為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的大小,應當以行為所造成的實際財產損失的大小為依據,全部予以賠償。換言之,就是賠償以所造成的實際損害為限,損失多少,賠償多少。
全部賠償是由損害賠償的功能所決定的。既然損害賠償基本功能是補償財產損失,那么,以全部賠償作為確定損害賠償責任大小的基本原則,就是十分公正、合理的。
適用全部賠償原則應當特別強調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確定損害賠償數額即賠償責任的大小,只能以實際損害作為標準,全部予以賠償而不是以過錯程度或者社會危害性大小作為標準。只有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時候,加害人的主觀過錯程度才起重要的作用。
第二,全部賠償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在財產損害中,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都要全部賠償。在人身損害中,造成的財產損失也有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不過,人身損害賠償是按照確定的賠償項目進行的,因此區分人身損害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沒有實際意義。
第三,全部賠償應當包括對受害人為恢復權利、減少損害而支出的必要費用損失的賠償。值得研究的是,訴訟費用的支出是為恢復權利的必要支出,應當計算在全部賠償的項目當中。
第四,全部賠償所賠償的只能是合理的損失,不合理的損失不應予以賠償。
二、財產賠償原則
財產賠償也是侵權損害賠償的基本規則之一,是指侵權行為無論是造成財產損害、人身損害還是精神損害,均以財產賠償作為唯一方法,不能以其他方法為之。
確立財產賠償規則的根本目的有以下三點:第一,對于財產損害,只能以財產的方式賠償,不能用其他任何方式賠償。第二,對于人身傷害,也只能以財產的方式予以賠償,不能用其他方式賠償,而不是類似于同態復仇的方式進行補償。第三,對于精神損害,無論是否造成經濟損失,都應當以財產賠償。
確認財產賠償規則,就是明確侵權行為造成的一切損害,都必須以財產的方式予以賠償。從這一規則出發,處理一切侵權損害賠償案件,都必須公平、合理,體現等價有償的原則。受害人因損害而得到的賠償,恰好是能夠填補實際損害,不能賠償不足,也不能使之不當得利。同時,判令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也與其造成的損害相適應,不能讓其負擔過重的賠償責任。
三、損益相抵原則
損益相抵,亦稱損益同消,是指賠償權利人基于發生損害的同一原因受有利益者,應由損害額內扣除利益,而由賠償義務人就差額予以賠償的確定賠償責任范圍的規則。
損益相抵的法律特征是:其一,損益相抵原則是損害賠償之債的原則,適用于一切損害賠償責任確定的場合,不僅是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則,也是違約損害賠償的規則。其二,損益相抵原則是確定侵權損害賠償責任范圍大小及如何承擔的原則。它不是解決損害賠償責任應否承擔的規則,而是在損害賠償責任已經確定應由加害人承擔的前提下,確定加害人應當怎樣承擔民事責任,究竟應當承擔多少賠償責任的規則。其三,損益相抵所確定的賠償標的,是損害額內扣除因同一原因而產生的利益額之差額,而不是全部損害額。其四,損益相抵由法官依職權行使。在訴訟中,法官可以不待當事人主張,徑以職權,根據確認的證據,適用該原則。
四、過失相抵原則
過失相抵,是在損害賠償之債中,基于與有過失的成立,而減輕加害人賠償責任的規則。侵權行為的與有過失同樣適用過失相抵原則。
(一)與有過失
與有過失在我國侵權行為法中曾經稱為混合過錯,大陸法系侵權法稱之為與有過失,英美法系則稱之為共同過失。混合過錯的概念源于前蘇聯民法理論,這種概念無法概括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受害人也有過錯的情況,因此,將其稱為與有過失是最準確的。
侵權行為法上所說的與有過失,是指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結果的發生或擴大,受害人也有過錯的情形。
與有過失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雙方當事人的主觀過錯混合。在使用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原則情況下,與有過失的表現是混合過錯,不僅加害人一方有過錯,受害人一方也有過錯。但是在無過錯責任的侵權行為中,則不具有這樣的情形。
第二,損害發生的原因事實相混合。在與有過失中,雙方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結果發生的共同原因,都對損害事實的發生具有原因力。兩種行為互相配合,導致損害結果的發生。
第三,受害人一方受有損害。與有過失是雙方當事人的過錯的不當(或不法)行為導致一方當事人遭受損害,而不是雙方受有損害。在實踐中,有相互致損的情況,即雙方當事人因各自的過錯相互造成對方損害。這實際上是兩個侵權行為交織在一起,而不是混合過錯,不能適用混合過錯的原理處理。
(二)過失相抵原則的適用
適用過失相抵,應當從兩個方面進行考察。對于加害人的責任,應按照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構成要件的要求來確定;對于受害人應負的責任,其構成須具備三個要件:
第一,受害人的行為系損害發生或擴大的共同原因。共同原因,是指受害人的行為與加害人的行為共同作用,促成了一個損害結果的發生或擴大,或者是受害人的行為作用于已經發生的損害結果上,使其繼續擴大。
第二,受害人的行為須為不當,即為自己利益或在倫理的觀念上為不當,不必行為均為違法。
第三,受害人須有過錯,包括受害人的代理人的過錯,亦成立混合過錯。
實行過失相抵原則,應當通過過失的比較和原因力的比較。在此基礎上,依比例確定雙方當事人各自的責任比例,依此減輕加害人的責任。
比較過錯,是指在混合過錯中,通過確定并比較加害人的過錯程度,以決定責任的承擔和責任的范圍。具體的方法是:將雙方當事人的過錯程度具體確定為一定的比例,從而確定出責任范圍。對損害后果應負全部責任者,其過錯比例為95%以上;對損害后果應負主要責任者,其過錯比例為51%以上;對損害后果應負同等責任者,其過錯比例為50%;對損害后果應負次要責任者,其過錯比例為49%以下;過錯比例不足5%的,免除其賠償責任,不適用過失相抵原則。
確定過失責任的輕重,應根據注意的內容和注意標準來確定。據此,首先要確定雙方當事人所負注意的內容,確認哪一方負有特殊的注意義務;其次,如果雙方當事人并不應負有特殊的注意義務,則應依“謹慎人"的標準衡量雙方的行為,以決定雙方的過失和過失輕重。通用的標準,是故意重于重大過失,重大過失重于一般過失。
有問題需要溝通解決,要是對于其中內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進一步了解,建議您及時尋求律霸網在線律師的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錯十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什么意思
2020-11-13不接受公司安排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3-01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抵押擔保物不夠償還債務怎么辦
2020-12-10分期付款買手機,不還錢也不還手機會怎么處理
2020-12-28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