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與盜竊罪怎樣區分
【案情】
2007年9月16日上午,被告人陳某從某縣城搭乘福建公共汽車往泉州,坐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當該車行駛至一加油站,駕駛員停車加油。坐在后二排的旅客蘇某將隨身攜帶的一只塑料袋(內有用報紙包住的一捆錢共9500元及一件上衣)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下車購買食物。買后因他故未及時上車。當客車加油完畢,駕駛員未清點旅客是否都上車,即啟動車輛繼續行駛,蘇某因此掉車。此時,被告人陳某發現蘇某未上車,便將蘇某放在座位上的塑料包取來,見包內有一捆錢,便偷偷地拿出來,分藏在自己的衣袋里。蘇某掉車后,急忙攔截"的士"追趕十多分鐘趕上原乘坐的客車。上車后發現那捆錢已不見,便詢問周圍旅客是否有人拿了,并聲稱如能退還給他,他將付1000元酬金。見無人出聲,蘇某即叫駕駛員把車開到附近的公安局,由公安人員處理。這時,被告人陳某仍沉默不語,后又進行阻撓,說他帶有走私貨,如車開到公安局被查出,要蘇某負責。駕駛員不理,徑直把車開到公安局。在公安人員的教育下,陳某承認拿了蘇某的錢,并當場交出。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陳某的行為不構成盜竊罪。旅客蘇某因一時疏忽而掉車,對其放在座位上的裝有9500元人民幣的塑料袋已失去控制,這些財物屬于遺失物。陳某將其中的9500元人民幣撿起來意圖占為己有,其行為僅屬民法上的惡意占有,屬于不當得利,不構成犯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陳某的行為已構成盜竊罪。
【筆者評析】
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1)蘇某放在座位上的財物不屬于遺失物。所謂遺失物,是指由于持有者一時疏忽而脫離了自己和有關人員控制范圍的財物。其特點是:持有人不知該物失落何方,自己也難以尋找。而本案中的旅客蘇某雖然因掉車而把財物遺留在自己座位上,暫時脫離了自己的控制,但他對這些財物的存放地點是清楚的,并且立即另行搭車追趕、尋找。同時,這些財物雖然脫離了蘇某的控制,但汽車駕駛員、售票員對其仍有控制、掌管的責任,實際上這些財物也仍在駕駛員、售票員的控制范圍之內。因此,陳某取走的財物,與在無人控制的場所撿得的遺失物是不同的。
(2)陳某的行為不屬于不當得利而是盜竊。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根據或合同根據,因他人財產受到損失而獲得的利益。不當得利人在獲得利益之前,并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故意,即使是惡意占有,也只是在取得不當利益之時,明知沒有合法根據而接受。不當得利事實的出現,往往是對方或第三者的過錯造成的,而不是由于不當得利人的違法行為造成的。從本案來看,陳某發現同車旅客因掉車而留下裝有巨額錢款的塑料包時,乘機把包內的錢款取出,分藏在自己衣袋里;當失主在短時間內趕回查找時,被告人仍默不作聲,并且阻撓把車開到公安機關查處。這足以表明被告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這些錢款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秘密竊取這些錢款的行為,完全符合盜竊罪的特征,構成了盜竊罪。這與民法上的不當得利有著本質的區別。
上述就是小編對不當得利與盜竊罪具體的區別進行的解答。不當得利民屬于民法的范圍,由被侵權人自己起訴侵權人,一般不會涉及到刑事犯罪;而盜竊是屬于違法行為,由公訴機關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情節嚴重受刑事處罰。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參加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詐騙立案了可以銷案嗎
2021-02-27原始股和干股有哪些不同
2020-12-08企業并購需要哪些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怎樣進行著作權注冊
2021-02-04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離婚法院調解書不見了怎么辦
2020-11-22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