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根據《保險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然而對于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的概念,保險法及新交法中并無明確的規定。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界定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條款中的“第三者”呢?本文通過《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機動車輛保險條款解釋〉和〈機動車輛保險費率解釋〉的通知》中對第三者責任險的定義,聯系《保險法》與《合同法》的相關內容,為你講述如何界定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條款中的“第三者”。
保險可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責任保險是財產保險中的一種,根據《保險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對于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的概念,保險法及新交法中并無明確的規定。
第三者責任險定義
根據《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機動車輛保險條款解釋〉和〈機動車輛保險費率解釋〉的通知》,將第三者責任險定義為:保險車輛因意外事故,致使他人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的直接損失,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的規定給予賠償。保險可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責任保險是財產保險中的一種,根據《保險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對于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的概念,保險法及新交法中并無明確的規定。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三條規定本保險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人以外的,因保險車輛發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保險車輛下的受害者。第六條又規定保險車輛造成下列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不論在法律上是否應當由被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保險人均不負責賠償:
(一)被保險人及其家庭成員的人身傷亡、所有或代管的財產的損失;
(二)本車駕駛人員及其家庭成員的人身傷亡、所有或代管的財產的損失;
(三)本車上其他人員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在新交法實施前,第三者責任保險屬于自愿保險的范圍,即投保人和保險人通過自愿的方式,在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保險合同來實現的一種保險。
第三者責任險中的“第三者”
新交法施行后,該法第十七條規定:“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將第三者保險“強制性”地列為機動車的義務,這使得社會各界對第三者責任險有了各種不同的理解。同時對該險種保險法律關系中的“第三者”的界別也有不同理解。
首先第三者責任保險是責任保險的一種,與其它責任保險一樣,其承保的標的是一種無形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其承保的是投保特定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所負的第三者責任;所謂的第三者責任是指由于疏忽或者過失致使他人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而依法應負有的賠償責任。
強制保險是以法律、行政法規為依而建立保險關系的一種保險,一般基于國家實施有關政治、經濟、社會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政策需要而開辦,凡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對象都必須依法參加保險;設立強制保險的目的在于利用保險聚集眾人的力量,分散風險的原理和大數法則,將被保險人個人原本難以承擔的賠償數額分散于社會之中,以減輕被保險人的損害、維護受害人的利益、保障社會的穩定。而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的格式條款中,設計的第三者范圍是不包括被保險人本人和家屬成員在內的第三者。換句話說,機動車行駛途中將本人或者本人的家屬成員撞傷亡的,保險人是不予賠付保險金的,而撞傷亡的其他人卻能得到保險人的賠付,同樣的人、同樣的生命、同樣的車禍,得到的卻是不同的結果,違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公平、公正原則,也違背了社會以人為本、尊重人的生命價值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