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3日,某汽車運輸服務公司就掛靠其名下屬汪某所有的皖J004XX號貨車一輛向A財產保險公司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及車上人員責任險,保險期限自2007年6月14日0時起至2008年6月13日24時止。2007年11月1日20時許,汪某駕駛皖J004XX號貨車從某廠區內駛出,途徑廠區大門時因大門關閉,遂下車開門,此時貨車發生溜坡致其左股骨粉碎性骨折。汪某傷后在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其傷情經鑒定構成傷殘。當運輸公司向保險公司進行保險理賠時,保險公司予以拒賠,拒賠理由為:1、汪某是本車人員,屬于交強險和商業第三者險責任免除范圍;2、汪某下車后受到人身傷亡,屬車上人員責任險責任免除范圍。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汪某在下車開門后其身份已經由“車上人”轉化為“第三者”,因此,本案可以按照第三者責任險判決保險公司承擔所有費用。
第二種意見認為,汪某系該車駕駛員,屬于“車上人員”,因此本案最后只能按照“車上人員責任險”的最高限額判決保險公司予以賠償,而不能按第三者責任險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評析
《保險法》第50條第2款規定:“第三者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根據上述規定,所謂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或其允許的駕駛人在使用保險車輛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直接損毀,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時,由保險人負責賠償或支付保險金的一種保險。
本案能否適用“第三者責任險”,關鍵看保險合同約定的第三者責任保險中“第三者”的身份是否可以轉化,即“車上人員”轉化為“第三者”或者“第三者”轉化為“車上人員”。筆者認為,完全可以轉化,因為保險合同中約定的身份不是一個永久的身份,而是一個臨時性身份,受到特定的時空限制,也隨特定時空的變化而轉變。本案中因事故受損的汪某屬于保險車輛的車上人員,但汪某在發生事故造成傷害時,已離開保險車輛駕駛室與車廂,不論從責任保險的目的及社會功能的角度,還是從第三者責任險保險標的的內容來看,都沒有理由將作為車上人員的汪某排除在第三者之外,更何況發生事故當時,汪某并不在保險車輛內,即便按照原、被告雙方保險合同的規定,第三者的范圍不包括在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車輛上的其他人員,由于汪某已不在保險車輛之內,自然應屬“保險車輛下”的受害人范圍。被告財產保險公司提出汪某是保險車輛上的本車上人員,不屬于第三者責任保險范圍的抗辯主張是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有什么規定
2021-01-07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