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觀表現形式不同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合同詐騙罪的構成關鍵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合同糾紛中,是沒有這一要件的,合同詐騙的最后目的就是為了非法占有他人財產,占有后的財產轉為他用或者自己揮霍,其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意思。合同糾紛中的當事人并不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只是在履行合同義務的過程中,由于外在的因素致使合同無法正常履行,比如資金周轉困難,購買的材料不能及時到位等等,客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所以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二者在主觀方面的主要區別。
2、客觀構成不同
合同詐騙罪在客觀表現方面,是以隱瞞真相,虛構事實為要件,如冒用他人身份、偽造變造票據,開設空殼公司等等。在簽訂合同時,合同上所列的設備條件等,行為人是根本沒有的,這些只是欺騙當事人的,為的是讓對方在合同上簽字。在合同糾紛中,行為人不必冒用他人的身份或條件來欺騙對方,可能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行為人會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條件,雖然也有欺詐的行為,但較合同詐騙輕微的多。例如:某煤炭貿易公司在沒有落實上游資源的情況下,為了營利即與人訂立了煤炭買賣合同,在收到預付款之后,多方查找上游資源,仍未落實,但表示愿意償還貨款,并承擔違約責任。此案中,行為人雖在不具備履行合同的條件下與他人簽訂了煤炭買賣合同,但從整個過程來看,主觀上并沒有詐騙的目的,因此,不能認定為詐騙,而應當按合同糾紛處理。
3、履行合同的態度不同
合同詐騙中,行為人沒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因為其根本不具備履行能力,只是單一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一旦非法占有了他人財產,便會銷聲匿跡或者以任何理由推脫不履行合同,更不會歸還財產或賠償對方那個損失。合同糾紛當事人一般都會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職責,并且具有一定的履行能力,履行誠意和積極性,一旦給對方造成損失,當事人會愿意承擔責任并賠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索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1-01-16拍攝書本放網絡是侵權嗎
2020-12-07經營醫用酒精需要什么許可證
2020-12-19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