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即以憑空捏造出來的單位的名義或者未經他人授權或同意以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合同擔保,是簽訂合同的當事人,根據法律規定或者雙方約定,為保證合同的履行而設定的一種權利與義務關系,是減少合同風險和保障合同履行的常規做法。犯罪分子為了取得對方當事人的信任,往往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以達到利用合同騙取錢財的目的。“票據”,是指匯票、本票和支票等金融票據。“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是指證明其對某些本不享有權利的財產享有權利的證明文件,如虛假的土地使用證、房產所有權證以及其他虛假的動產、不動產權屬的“證明文件”等。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這是犯罪分子一種慣用的誘騙伎倆。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往往使對方當事人對其履約能力和誠意信以為真,進而與之簽訂標的額更大的合同。犯罪分子以此為誘餌就可以比較容易地取得對方的信任,達到詐騙的目的。(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這種行為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合同詐騙。行為人根本不想履行合同,只要簽訂了合同,對方當事人給付了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其犯罪目的就已實現,然后便逃跑、隱藏、躲避。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是一個概括性規定。由于合同詐騙犯罪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法律上不可能窮盡,有必要規定這樣一個彈性款項,便于司法機關具體掌握。司法實踐中主要有以下情況:收受當事人給付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無正當理由既不履行合同義務又不退還,用于揮霍,致使無法返還,等等。
我國《刑法》第224條規定,犯合同詐騙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由此可見合同詐騙罪的最高刑是無期徒刑,合同詐騙罪不會被判死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正確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
2021-03-15二手房合同沒有寫明尾款時限怎么辦
2021-03-05拆遷房屋是否可強制執行
2021-02-07行政案件偵查期間可以聘請律師嗎
2020-12-14涉外離婚案件管轄權
2021-03-12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發明專利駁回復審周期是多長
2020-11-09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2-12反擔保抵押物怎樣進行財產保險
2020-12-03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