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是否給房主和新的承租人帶來經濟損失,及經濟損失數額。不一定就是民事案件,如果房東不予追認,轉租協議無效,造成他人損失的轉租人應當賠償。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合同詐騙是屬于刑事案件,現在一般的合同糾紛,不一定就會構成刑事的案件。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一方當事人故意以不真實情況為真實的意思表示,使對方陷于認識錯誤,從而達到發生、變更和消滅一定民事法律關系的不法行為。
它與合同詐騙罪的相同點是:兩者都發生在經濟交往活動中,都有明確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的合同存在,根據法律規定,都屬于無效經濟合同;兩者在客觀上都采用欺騙方法,包括捏造事實、歪曲事實和隱瞞事實真相等,意圖使對方陷入錯誤:兩者都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行“騙”,不存在過失問題;行為人都可能對特定的財物處于不法占有狀態,即非法占有對方按合同規定能交付的“標的物”。
兩者的區別是:首先主觀目的不同。這兩種行為故意內容不同。民事欺詐行為的當事人采取欺騙方法,旨在使相對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為,然后通過雙方履行該法律行為謀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實質是牟利:而合同詐騙罪雖然客觀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但行為人并沒有承擔約定民事義務的誠意,而是只想使對方履行那個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單方義務”,直接非法占有對方財物。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合同詐騙罪是以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故意內容,而民事欺詐則是通過雙方履約來間接獲取非法財產利益。
其次是客觀方面不同。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A.在行為方式上,合同詐騙罪都是作為;而民事欺詐行為則不僅表現為作為,還有相當一部分表現為不作為。B.從欺詐的程度看,合同詐騙罪中的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已達到了一定程度,需要由刑法來調整;而民事欺詐行為雖然在客觀上也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在一定的限度內,而仍應由民事法律來調整。C.從欺詐內容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實際行動;而民事欺詐行為中仍有民事內容的存在。D.從欺騙的手段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意圖利用經濟合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總是千方百計的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空白合同書,虛假的介紹信和授權委托書等,以騙取對方的信任使行騙得逞;而民事欺詐行為人一般無須假冒合法身份。
此外,受侵犯權利的屬性不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是財物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并未充當經濟合同設定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始終是物權的體現者;而民事欺詐行為侵犯的則是債權,即作為侵犯對象的公私財物,是已經進入經濟合同設定的生產、流通領域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住改非”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6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樓房拆遷補償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0-12-30作“釘子戶”對于拆遷補償到底有沒有優勢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