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轉非”人員是否有征地安置補助費?
農轉非人員一般是沒有征地安置補助費的:
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二、農轉非的相關規定
公民遷移,除在本戶口管轄區內移居,只作住址變動登記,不作遷出、遷入登記外,凡是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的,均可辦理遷出、遷入登記。
戶口遷移,應遵循人戶一致和居住地登記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
“第十條 公民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由本人或者戶主在遷出前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領取遷移證件,注銷戶口。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準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公民遷往邊防地區,必須經過常住地縣、市、市轄區公安機關批準”辦理。
如果是工作遷移,需要新公司開具工作證明或者新的勞動合同;如果是結婚遷移,需要攜帶結婚證以及房產證(房產證上只能是本人或者本人配偶的姓名,其他人的無效)。
有些農轉非的這些人員在得知本村有征地消息的情況下,又想方設法的想要把自己城鎮的戶口重新轉到村里面,其目的就是為了多分一些征地補償款,對于這種做法,各地政府部門都會出臺相應的政策進行約束的,農轉非人員的安置補助費,可以詳細詢問工作人員。
征地安置補償流程是什么?
公房拆遷安置補償款屬于遺產繼承范圍嗎?
征收土地安置補償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是指什么情況及相關賠償
2021-03-05網絡發布不實信息是否侵權
2020-11-08對錯判的反映和申訴的處理
2021-01-01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負面清單中禁止領域嗎
2021-01-07注冊商標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
2020-11-15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