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土地征收有哪些程序?
農村土地征收程序:
1、擬定征收土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由擬征收土地所在地縣、市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定。
2、審查報批。征收土地方案擬定后,由縣、市人民政府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的批準權限,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報人民政府批準。
3、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征收土地依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當地予以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4、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對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地上附著物等進行進一步核實,制定征地補償、人員安置及地上附著物拆遷等具體的方案。
5、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組織實施。征收土地的補償和人員安置方案確定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予以公告,并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對征地補償和人員安置方案進行修改和補充,并向被征地單位和農民支付有關費用,落實人員安置及地上附著物拆遷方案。
6、清理土地和實施征收土地。征收土地補償和人員安置方案實施后,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對被征收的土地進行清理,并組織實施征收土地和供地。
二、征收不予補償的情形有哪些?
1、被認定為違法的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物,將不予補償;
2、對認定為合法的建筑,且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物,予以適當補償;
3、沒有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違反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設的建筑,將不予以補償;
4、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而新建、擴建或改建的建筑,將不予以補償。
國家為了保障農民朋友的合法權益和切身利益,嚴格禁止以下三種的拆遷行為的發生:
1、禁止強拆、暴力拆遷等行為;
2、禁止先拆遷后補償的行為;
3、拆遷一方須具備相應的拆遷文件和資質,禁止在農民不知情的情況下拆遷。
進行土地征收的唯一主體是國家,所以其他任何機構征收土地,用作商用或者是其他用處的,都必須經過政府機關審批,但是在農村,如果是私人修路需要占用他人土地的,可以由雙方進行協商,進行土地調換或者是作價補償,這并不屬于是土地征收。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最新標準
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中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01錄音錄像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7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