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因緊急避險引起的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時,應當將險情引起人確定為當事人之一,按其行為及與交通事故的因果關系來確定其應負的責任。如:甲駕客車在公路上正常行駛,對面乙駕貨車因剎車失靈向其直沖過去,如兩車相撞必然造成人員傷亡,甲只得將客車駕向路邊避讓,貨車得已安全通過,但客車卻撞倒了路側騎摩托車的丙,致丙輕傷。在此事故中,雖然客車貨車并未相撞,但客車撞傷丙的行為是為了避讓乙所引起的險情,屬緊急避險,故乙應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又如:某客車司機A為避免與一輛B駕駛的逆向行駛汔車相撞而造成車毀人亡的后果,將車急駛上人行道,撞毀了貨攤,并致數人輕傷。同樣,人貨并非B的車所撞,但因險情是B所引起,B應對事故負責。
總之,因緊急避險發生交通事故的,應當認定引起險情的人負全部責任;如果避險不當,認定引起險情的人和避險人負相應的責任;如險情是自然原因引起的,根據避險人避險措施得當與否,認定避險人不負責任或負適當的責任。因緊急避險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是被告,因緊急避險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損害的,緊急避險人作為共同被告,車主或駕駛員所在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1、當緊急避險引發的交通事故損害的利益小于保全的合法利益時,緊急避險行為無違章行為或雖有違章行為,但其行為與交通事故無因果關系的,則由引起險情的行為人對損害后果承擔全部民事責任。采取緊急避險措施的行為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乘車人的損失由引起險情的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當緊急避險的行為人有交通違章行為,與緊急避險引發的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的,則由引起險情的行為人承擔主要民事責任,緊急避險的行為人承擔次要民事責任。但可減輕或免除對乘車人的賠償責任。
2、緊急避險損害的利益等于或大于保全的利益時,乘車人的損失由引起險情的行為人和緊急避險行為按過錯大小劃分賠償責任后,承運人的賠償責任仍應減輕或免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一般多少年拆遷
2021-03-13行政賠償案件是否需要繳納案件受理費
2021-02-11異地離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2-04民航行政機關行政賠償方式
2021-02-14合資轉外商獨資是否可以
2021-01-22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