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用地類型及審批權限: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準。
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
農用地轉用的基本流程:
1、農用地轉用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首先向國土資源局、建設部門、規劃部門咨詢該農用地是否符合上述的各項規劃。
2、確認該農用地可以用于建設,再根據建設部門的要求,進行和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向建設部門提交用地申請,建設部門審查符合的,頒發建設項目的《選址意見書》,用地單位應按規定繳納選址規費。
3、用地單位持該《選址意見書》向同級國土資源局提出用地預審申請,由該國土資源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
4、用地單位憑《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向建設部門、環保局等辦理立項、規劃、環保許可等手續,并繳納各項審批費用。
5、用地單位再持以上審批文件,向原預審的國土資源局提出項目用地的正式申請。
6、國土資源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分不同類型,經各級人民政府審批。
7、由國土資源局具體負責對該農用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進行征用,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按征地程序辦理征地手續。
8、國土資源局根據批準的供地方案,在征地的補償、安置補助完成后,向用地單位發出批準用地文件和《建設用地批準書》,被征地單位應在規定的期限內交出土地。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
第四十四條 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按照國務院規定由原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或者其授權的機關批準。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外,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法院離婚調解程序是什么
2021-02-18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9非法轉讓土地要怎么處罰
2021-01-31農村拆遷如何拿安置房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