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
如何認定“非法占有目的”
非法占有是指以違法方法(具體到本罪,是指以欺騙手段)將他人財物轉移到自己控制之下,并以所有人自居予以保存、使用、收益或處分。非法占有目的的有無是認定合同詐騙罪的關鍵。筆者認為,在處理具體案件時,首先應當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所列舉的五種情形加以判斷,同時根據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綜合考慮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種主客觀因素進行整體判斷,如全面綜合考察行為人簽訂合同時的履約能力和擔保真偽,履行合同中有無實際履約行動,對合同的履行情況、未履行合同的原因以及事后行為人的態度等,然后作出綜合考量。
如果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行為人在事實上虛構了某些成分,具有詐騙的嫌疑,但是并未影響到合同的履行,或者雖然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但是本人愿意承擔違約責任,足以說明行為人無非法騙取他人財物的目的,故不能以合同詐騙罪論處。即使行為人簽訂合同時無履約能力,但事后經過各種努力,具備了履約能力,并且有積極的履約行為,則無論合同最后是否得以完全履行,因其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不構成合同詐騙罪。
“其他方法”是哪些方法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明確列舉了四種典型的合同詐騙方法,第五項以“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概括性語句作出了規定。那么“其他方法”究竟包括哪些方法呢?
筆者認為,只要行為人的行為符合“利用合同詐騙”這一客觀本質特征,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無論其使用何種方法、手段騙取他人財物都可以成為合同詐騙罪的方法。實踐中,常見的、與刑法明確列舉的合同詐騙方法性質相同的大致有以下幾種:1.偽造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權利義務繼受人財物的;2.虛構貨源或其他合同標的,簽訂空頭合同的。如行為人將暫時借來充數、并不屬于自己的貨物向被害人出示,在取得被害人信任簽訂合同后騙取貨款;3.誘使、蒙蔽對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思簽訂合同,亦即行為人利用欺騙手段誘使對方簽訂合同的;4.利用虛假廣告和信息,誘人簽訂合同,騙取中介費、立項費、培訓費等費用的;5.假冒聯合經商、投資、合作協作名義,簽訂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6.通過賄賂簽訂、履行合同,如實踐中有的合同當事人采用賄賂手段與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簽訂、履行合同騙取國有資產的,就屬于這種情況;7.作為債務人的行為人,向第三人隱瞞未經債權人同意的事實,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分違法轉移給第三人,從而逃避債務的。
“數額較大”的“數額”如何理解
“數額較大”對合同詐騙罪成立與否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數額的認定也是正確認定本罪的關鍵之一。就合同詐騙罪來說,數額應當怎樣理解?大致有以下幾種觀點:1.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2.本罪數額是犯罪分子實際騙取的數額。3.認為是受騙者依照合同的規定支付的預付款數額。4.認為是合同雙方擬定的合同的標的額。5.認定數額應當區別情況,具體分析。在既遂的情況下,應以受騙者因被騙而實際交付詐騙分子的合同預付款數額為“詐騙數額”。在犯罪未遂的情況下,則應以詐騙分子行騙的合同標的數額作為詐騙數額。筆者認為,正確認定該罪數額,要結合案情,具體分析。如果行為人的詐騙行為已構成犯罪既遂,則認定該罪數額應以犯罪分子實際騙取的所得數額為主要依據,同時兼顧合同的標的額。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對騙取數額沒有確定目標,無論騙取多少均可接受,那么就應以行為人實際騙取數額為依據來確定是否達到“數額較大”而不是依據合同的標的數額來認定,即使行為人騙取數額實際不大,但是所利用合同的標的額較大,仍不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對騙取數額有預定目標,但其詐騙行為尚未得逞,就應當以所利用的合同標的額作為認定本罪的依據,達到數額較大時即構成本罪(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江蘇省揚州市的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2021-03-15保護性約束是否屬于強制措施
2021-01-04軍婚和普通婚姻有什么區別
2021-01-24外國人在中國登記結婚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1-01-01律師考證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23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