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到一些危害到自身權益的事情,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向公安機關報警,尋求他們的幫助,公安機關可以通過立案偵查,維護我們的權益。但是,我國《刑法》卻規定,公安機關對于一些事件不予立案,很多人對此產生疑惑。那么,刑事訴訟法不立案條款有哪些?今天小編將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一、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立案的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二、報警后公安機關不立案怎么辦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決定不立案時,應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第一百一十一條又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由此可見,在我國,控告人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救濟途徑主要由兩種,一是向原決定機關申請復議,二是向人民檢察院提起立案監督。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通過小編的解答,相信大家已經了解到我國《刑法》對于立案條件的相關規定,公安機關立案的前提是該事件必須符合《刑法》規定的立案條件,如果不符合,將依法不予以立案。而作為公民,如果報案后公安機關不予以立案,應詢問不立案的原因,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釋,可以通過向有關部門反映,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民事案件法院不立案怎么辦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婚姻有期限嗎
2021-02-28未成年人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財產嗎?
2020-12-23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公司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8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