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定義:
仲裁就是相關當事人按照已經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將爭議案件提交相關仲裁結構進行裁定的行為活動。是相關當事人自愿將爭議案件提交仲裁委員會裁決的法律制度。具有法律效力。而且,根據《仲裁法》,仲裁是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出來以后 ,相關當事人就同一糾紛無法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但當事人如有足夠理由,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但必須在收到裁決書六個月內申請。仲裁是我們經濟、生活中調解爭議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一定程度上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可以仲裁的案件:
通常情況下,只要是當事人有權處分的經濟爭議、民事爭議,爭議的相關各方均有權利將該爭議案件提交到仲裁機構仲裁。我國法律也明確了可以提交仲裁的糾紛范圍。根據我國仲裁法第二天的規(guī)定,只要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fā)生的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均可以仲裁。該范圍,具體包括:各類合同糾紛。如:
1、一般合同糾紛:買賣合同、建設工程合同等。
2、技術合同糾紛:技術開發(fā)、轉讓合同等等糾紛。
3、著作權合同糾紛:如出版合同等糾紛。
4、商標許可使用合同糾紛。
5、房地產合同糾紛:如房地產轉讓抵押合同、房屋租賃合同等地產抵押合同、房屋租賃合同等糾紛。
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主要指侵權糾紛,其中有海事侵權糾紛、消費者權益侵權糾紛以及其他涉及財產權益的侵權糾紛等等。知識產權、房地產、產品質量等其他涉及財產權益的侵權糾紛主要出現的領域。
請注意,我國法律也明確規(guī)定了不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所確定的制度提交仲裁的糾紛:
1、有關公民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具體指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扶養(yǎng)、繼承糾紛;
2、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3、勞動爭議以及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屬于特殊領域的經濟糾紛,國家有特殊爭議解決方法,不能提交仲裁。
仲裁具自愿性、自主性、終局性等特點。
如何認定非法行醫(yī)罪
妨害作證罪的犯罪主體是誰
證據的種類有哪些?證據的分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發(fā)生糾紛可以減資嗎
2021-03-09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期間”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2-02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車輛發(fā)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關于印發(fā)《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土地出讓金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2020-12-29工業(yè)用地的拆遷包括哪些補償項目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