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搶奪罪是如何處罰的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 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我國對未成年犯罪的相關規定(《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由上可知,未成年人如果滿了十六周歲,是要附刑事責任的,但是如果沒有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但是會讓家長對其加以管教。
搶奪罪怎么認定
搶搶奪公私財物,必須要求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即數額較大是成立搶奪罪的法定條件。因此,如果行為人搶奪公私財物價值未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不構成犯罪,應當視為違反治安管理法規的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奪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的規定,搶奪公私財物雖然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刑法典第37條規定的“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處罰”,免予刑事處罰:
1、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屬于初犯或者被教唆犯罪的;
2、主動投案、全部退贓或者退賠的;
3、被脅迫參加搶奪,要求行為人的行為不可能構成搶奪罪。例如,債權人多去債務人的財物以抵償債款或實現債權的行為,屬于民事糾紛,不應以搶奪罪論處。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未成年犯罪知識的具體介紹,以及對于未成年由于年齡的不滿,所以對于處責也是會依照法律的規定進行處罰,所以未成年也是需要進行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未成年不能僥幸,法律是嚴格的,是會公平對待的,我們要進行警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