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案發前退款如何認定
案發”解釋為“案發是指被司法機關、主管部門、有關單位發現”。在具體認定詐騙犯罪數額時,應把案發前已被追回的被騙款額扣除,按最后實際詐騙所得數額計算。但在處罰時,對于這種情況應當做為從重情節予以考慮。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對于詐騙罪中的虛構事實的認定是什么
同詐騙罪的行為人目的在于無償取得他人財物,根本不具有履行合同的誠意,所以其“虛構事實、隱瞞真象”的內容通常是:
(1)虛構合同主體,即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行為,這是合同詐騙犯罪中最慣用、最常見的詐騙手段。方式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是盜用合法主體的名義與他人簽訂合同。
二是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主體與他人簽訂合同。三是利用已被撤銷的單位與他人簽訂合同.
(2)?虛設擔保。即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行為。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作擔保,是指行為人提供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匯票、本票、支票等金融票據)支付定金或作為抵押物。以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是指行為人以虛假的證明行為人對房屋等不動產和車輛等動產具有所有權的證明文件,即以自己不享有所有權的財產作抵押物。
(3)設置陷阱。即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取得和履行合同的行為。此種詐騙方法最具欺騙性,行為人本身并無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誠意,卻與他人簽訂合同,先付給小額貨款或少量貨物,制造準備履約的假象,騙出全部貨物或貨款后,就采取推、拖、躲、賴等手段不履行合同的其余義務。
(4)攜款逃匿。即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的財物后逃匿的。行為人通過合同取得對方的貨款、預付款后直接逃匿,或者取得對方的貨物后立即低價傾銷,將贓款占為己有,逃之夭夭。這種行為本身就足以表明行為人的犯罪故意,其犯罪性質容易認定。
大家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都清楚了吧,這也是目前比較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污染致樹木死亡如何處罰
2020-11-30中國哪些職業不能與外國人結婚
2020-12-11非法侵入住宅罪處罰是怎樣的
2020-12-06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