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怎么認定
對于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的認定可以從構成要件來進行認定。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國(邊)境的正常管理秩序。
國家對國(邊)境管理的正常秩序,維系著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邊)境的安全以及社會秩序的穩定。為此,我國制訂了《邊防檢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等一系列法規。這些法規明確規定,任何人出入我國的國(邊)境,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履行必要的申辦手續,經有關部門簽發出入國(邊)境的證件,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出入我國國(邊)境。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某些人向往、追求外國及港澳地區的生活,出境謀生的思想,組織他們偷越國(邊)境而從中大發不義之財。這種行為無疑嚴重破壞了國家對國(邊)境的管理秩序,影響了我國社會秩序的穩定,在國際上給我國造成了惡劣影響,而且還會給國內外的犯罪分子包括敵特間諜分子非法出入我國國(邊)境,進行犯罪活動或逃避法律制裁以可乘之機。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的行為。所謂組織,是指采取煽動、串連、拉攏、引誘、欺騙、強迫等手段,策劃聯絡安排他人偷越國(邊)境。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實施了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行為的自然人。單位不能成為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的主體。本罪主體沒有國別及居住地的限制,不論是中國公民(包括港澳臺地區的居民)還是外國人,也不論是邊境地區的居民還是內地來過境地區的居民,均可構成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其主觀目的是要將他人非法送出或引進國(邊)境。主觀上不一定必須具備以營利為目的。實踐中,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的犯罪一般是以營利為目的。但也不能排除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實施的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的行為,如以走私、拐賣人口、詐騙等犯罪活動為目的,而實施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的行為。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是直接故意、其主觀目的是要將他人非法送出或引進國境。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到勞動局投訴有時效期限嗎
2021-03-09立案后多久自動撤案
2020-12-13行政復議還拘留嗎
2020-11-17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