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法律依據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第二編相關規定,刑事立案作為刑事訴訟開始的標志,是每一個刑事案件都必須經過的法定階段,是法律賦予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一種職權,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都無權立案。其作用是為了準確、及時地揭露和懲罰犯罪,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是準確評價社會治安形勢和進行正確決策的重要依據。其材料來源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的犯罪事實或者獲得的犯罪線索;單位和個人的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的報案或者控告;犯罪人的自首。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公安機關是國家的治安保衛機關,處在同犯罪做斗爭的第一線,在日常的執勤和執行任務過程中有可能發現犯罪,在偵查、預審工作中也有可能發現犯罪事實、犯罪線索,這些都是公安機關立案的材料來源。
二、公安機關接受立案材料要注意哪些事項?
1、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都應當接受下來,然后依法處理,而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或推諉。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機關。這里“緊急措施”是指保護現場、先行拘留嫌疑人、扣押證據等措施。
2、報案、控告和舉報可以用書面或口頭形式提出。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和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后,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根據這一規定,報案、控告和舉報認識片面或錯誤造成的控告、舉報與事實不符,甚至錯誤;而誣告則是故意捏造事實,偽造證據,目的在于陷害他人。
綜上所述,群眾發現犯罪活動或者自己被詐騙的,應該盡快的報案,公安機關拿到立案材料后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啟動立案偵查程序。這些在刑事訴訟法中有專門的章節做出規定和要求。公安機關沒有立案也不說明理由的,報案群眾可以到檢察院申訴。
立案之后撤案是什么意思
詐騙多少錢應該立案?
瀆職罪立案標準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民事起訴狀(樣本)
2020-12-08涉外婚煙須具備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26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農民工工資拖欠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1-03-08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