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歸還了有罪嗎
首先要看您還清的時間,如果是3個月內還清,那么就不構成犯罪;然后要看您挪用公款的數量,如果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就算未超3個月仍然構成犯罪。
相關刑法條文
第三百八十四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第一百八十五條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或者客戶資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國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國有金融機構委派到非國有金融機構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七十二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十三條
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1]
認定標準
認定某一挪用公款行為,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時,要把握以下幾點:
1、考察行為人是否屬于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本法第93條所規定的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范圍。如果缺少上述三個條件之一,該行為人也不能成為挪用公款罪的主體。至于國家工作人員的范圍,要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確認。
2、考察行為人是否實施了挪用公款行為,挪用公款的行為是否屬于依法從事公務過程中實施的。
3、考察挪用公款的行為,是否具有三性。即從事非法活動性、進行營利活動性和超過三個月未還性。
4、考察所挪用的款項是否屬于公款范圍。這里的公款作廣義解釋,既包括貨幣,也包括有價證券和特定款物。
5、對于營利型、未退還型的挪用行為而言,還要考察被挪用的公款數額是否屬于數額較大,即一萬元至三萬元范圍。其中,公款數額不包括挪用時至案發前所生的利息;營利的多少并不影響對營利目的的認定;案發后行為人是否積極退還公款,并不影響對挪用公款罪的認定,但退贓行為可作為量刑情節考慮。
6、對于非法活動型挪用公款行為而言,沒有數額、時間上的限制。同時,非法活動泛指一切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命令和規章的活動,不管該非法活動是否完成,只要行為人把所挪用的公款用于從事非法活動時,即視為非法活動型挪用公款行為。
7、挪用公款罪的挪用人與使用人,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但并不影響對挪用人犯罪的認定。
總之,在認定挪用公款罪與非罪時,一看該行為是否屬于法定挪用公款罪范圍;二看該行為是否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構成要件。
挪用公款如果是3個月內還清,那么就不構成犯罪,但是如果數額較大并且挪用公款用于違法犯罪行為,無論多久還清都會構成犯罪,所以挪用公款是否構成犯罪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上就是相關回答,如果有其他法律問題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彩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23買病假條屬于違法行為嗎
2020-12-20工傷不報銷的能否行政訴訟
2020-12-07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票據丟失申請公示催告程序
2021-01-17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