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職務侵占可以扣工資嗎
公司這行為是違法行為。員工已經觸犯法律,可報案追究其法律刑事責任附帶民事賠償責任。
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單位拖欠、克扣其合法收益而與單位發生糾紛,行為人為維護自己的權益而利用職務便利占有單位財物的,即使涉案金額已達到“數額較大”標準,也不能一概定性為構成職務侵占罪,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確實拖欠員工工資或者業務提成等合法勞動報酬,員工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而暫緩將收回并持有的業務款或者貨款等交回單位,并對單位聲明,在處理勞動爭議的過程中一并解決,這樣的情形應當不構成職務侵占罪。理由如下:
一、職務侵占罪的主觀要件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財物的目的,即行為人妄圖取得對本單位財物的占有、處分、收益的權利。在單位欠員工工資的情況下,員工扣留同額貨款,雖然員工在占有、扣留貨款過程中,利用了職權及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但員工的行為只是希望借此收回被拖欠的勞動報酬,并不希望給單位造成損失,沒有侵占單位貨款的主觀惡意,其占有行為只是為了迫使單位履行義務,支付其合法所得。這說明了行為人主觀目的上沒有非法占有單位財物的故意。
二、非法占有是指沒有法律或者合同上的根據,將他人的財產據為己有。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合法勞動報酬在先,員工扣留等額貨款,只是不得已采取的行為,這種行為,類似于民法上的自助行為,不能貿然認定為犯罪,雖然方法不當,但最終目的并非毫無理由、毫無根據地處分單位的貨款,所以不屬于非法占有。
三、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合法勞動報酬在先,員工扣留等額貨款,這一行為的后果是:扣留的貨款與單位所拖欠的勞動報酬相抵,雙方互不拖欠,單位的財產在總量上并沒有受到損失。該員工的行為不應認定為刑法上的“非法占為已有”,雙方由此形成的糾紛屬民事糾紛。
除外情況:員工沒有經過公開表示或者交涉的行為,而是利用職務便利,偷偷將收回的業務款或貨款自行抵扣了自己的工資或業務提成,這應是一種職務侵占行為。此外,單位拖欠員工工資或報酬,員工以工資或報酬的名義占有單位的財物,后單位又支付其工資或報酬,而員工未將已占有的單位財物交出或予以沖抵的,對其行為則應認定為職務侵占。
員工職務侵占公司財產的時候,建議公司采取合法的手段,不要做違反《勞動法》的事情不然反而會違法。更多員工職務侵占處理的內容跟要求,歡迎律霸網網站咨詢了解,找專業的律師為你詳細講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時候需要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有什么用
2021-03-22老工傷人員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82020要是持票人開具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1-01-19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強制執行
2020-12-14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