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職務侵占可以扣工資嗎
公司這行為是違法行為。員工已經觸犯法律,可報案追究其法律刑事責任附帶民事賠償責任。
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單位拖欠、克扣其合法收益而與單位發生糾紛,行為人為維護自己的權益而利用職務便利占有單位財物的,即使涉案金額已達到“數額較大”標準,也不能一概定性為構成職務侵占罪,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確實拖欠員工工資或者業務提成等合法勞動報酬,員工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而暫緩將收回并持有的業務款或者貨款等交回單位,并對單位聲明,在處理勞動爭議的過程中一并解決,這樣的情形應當不構成職務侵占罪。理由如下:
一、職務侵占罪的主觀要件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財物的目的,即行為人妄圖取得對本單位財物的占有、處分、收益的權利。在單位欠員工工資的情況下,員工扣留同額貨款,雖然員工在占有、扣留貨款過程中,利用了職權及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但員工的行為只是希望借此收回被拖欠的勞動報酬,并不希望給單位造成損失,沒有侵占單位貨款的主觀惡意,其占有行為只是為了迫使單位履行義務,支付其合法所得。這說明了行為人主觀目的上沒有非法占有單位財物的故意。
二、非法占有是指沒有法律或者合同上的根據,將他人的財產據為己有。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合法勞動報酬在先,員工扣留等額貨款,只是不得已采取的行為,這種行為,類似于民法上的自助行為,不能貿然認定為犯罪,雖然方法不當,但最終目的并非毫無理由、毫無根據地處分單位的貨款,所以不屬于非法占有。
三、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合法勞動報酬在先,員工扣留等額貨款,這一行為的后果是:扣留的貨款與單位所拖欠的勞動報酬相抵,雙方互不拖欠,單位的財產在總量上并沒有受到損失。該員工的行為不應認定為刑法上的“非法占為已有”,雙方由此形成的糾紛屬民事糾紛。
除外情況:員工沒有經過公開表示或者交涉的行為,而是利用職務便利,偷偷將收回的業務款或貨款自行抵扣了自己的工資或業務提成,這應是一種職務侵占行為。此外,單位拖欠員工工資或報酬,員工以工資或報酬的名義占有單位的財物,后單位又支付其工資或報酬,而員工未將已占有的單位財物交出或予以沖抵的,對其行為則應認定為職務侵占。
員工職務侵占公司財產的時候,建議公司采取合法的手段,不要做違反《勞動法》的事情不然反而會違法。更多員工職務侵占處理的內容跟要求,歡迎律霸網網站咨詢了解,找專業的律師為你詳細講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名合同物權法中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14環境侵權公民監督
2021-01-16外商投資企業的組織形式適用哪些法律
2021-02-18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