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職人員會不會構成職務侵占罪
1、離職后利用原職務身份取得客戶貨款
被告人蔣某某長期擔任某保險公司職員,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收取投保人保費58888元后揮霍。2010年3月1日,公司對其作出通報批評并解除保險代理合同,但未收回空白合同、保單、收據等物。后蔣某某隱瞞被解除保險代理的事實,繼續持相關手續,收取投保人保費78132元并揮霍。后蔣某某投案自首。一審法院認定蔣某某分別構成職務侵占罪和詐騙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和三年,合并執行有期徒刑三年。蔣某某上訴后,二審法院改判為職務侵占罪一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2、是否構成職務侵占罪
本案二審法院改判是正確的。蔣某某雖然被解除保險代理關系,但其仍擁有空白合同、保單、收據,足以以原職務身份履行職責,從民事角度上而言成立表見代理,投保人并無過錯,也不應承擔損失,并非實際被害人;而保險公司應當履行保險合同,屬于實際上的被害方。故蔣某某被解除代理合同的后續行為應構成職務侵占罪而非詐騙罪。
離職后冒充原單位職員的人員,是否可以成為職務侵占罪的主體,不可一概而論。一般而言,只要被害單位在解除行為人的職務時履行了公示義務而無過錯,行為人冒充原單位職員騙取原單位客戶貨款,一般應認定為詐騙罪;反之,被害單位并未有效解除行為人的職務時,行為人實質上仍繼續履行職務的,造成單位客戶基于表見代理情形下的合理信賴,一般則應定性為職務侵占罪。
二、職務侵占罪犯罪主體有哪些
職務侵占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包括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具體而言,是指三種不同身份的自然人:
(1)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這些董事、監事必須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他們是公司的實際領導者,具有一定的職權,當然可以成為職務侵占罪的主體。
(2)上述公司的人員,是指除公司董事、監事之外的經理、部門負責人和其他一般職員和工人。這些經理、部門負責人以及職員也必須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他們或有特定的職權,或因從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職權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財物而成為職務侵占罪的主體。
(3)上述公司以外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是指集體性質企業、私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的職工,國有企業、公司、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等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所有職工。綜上,凡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利用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單位的財物的,應依照刑法第382、383條關于貪污罪的規定處罰,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占本單位財物,則按職務侵占罪論處。
這里所說的“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在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公司、企業中行使管理職權,并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包括受國有公司、國有企業委派或者聘請,作為國有公司、國有企業代表,在中外合資、合作、股份制公司、企業等非國有公司企業中,行使管理職權,并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不能成為職務侵占罪的主體。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離職人員會不會構成職務侵占罪”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案例的分析,可以知道,職務侵占罪的犯罪主體包括離職的員工,職工在職期間犯職務侵占罪的,離職后仍然要追究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土地使用轉讓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07商鋪面臨拆遷不給辦營業執照怎么辦
2020-12-03房產拆遷沒有產權怎么補償,拆遷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14銀行對征地補償款營銷是怎樣的
2021-01-23